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 第334章 ?谪途未改忠贞志,胜日难藏儿女情(1/6)
    早朝之上,李靖的军报和唐俭的上奏同时到了,听闻颉利被生擒,草原诸部平定,所有官员都激动万分,就连魏征都难得的马屁奉上。

    李世民无比得意:“李靖不负朕望,率军大破突厥,生擒颉利可汗,东突厥至此灭亡。此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群臣纷纷附和,称赞陛下圣明,李靖神勇。

    “颉利屡屡犯边,朕一忍再忍,如今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待大军回归,朕论功行赏,诸位有功之人朕亦不会相忘。”

    房玄龄出列道:“陛下,颉利虽被生擒,但草原后续之事还需谨慎处理。此次征讨之后薛延陀势力有所增强,我们也需有所应对。”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玄龄所言极是。薛延陀虽是此次的盟友,但其野心不可小觑。朕心中有数,等药师回京,再一起商量。”

    魏征提出疑问:“陛下,臣以为,对颉利可汗的处置也需谨慎。他虽是战败之君,但若能善待,或许能收服其部众之心。”

    李世民微微一笑:“玄成所提朕心中已有想法,这份胸襟朕自问不差,唐俭此次受了天大的委屈,众卿还是想想如何安抚一下吧。”

    随后李世民公布了对萧后和杨政道的处理意见,封赏了康苏密为左骁卫将军。

    成玄英也被李世民授予“西华法师”的尊号,并派到了史馆着书立作。

    群臣都有些担心杨政道的身份对朝局有所影响,又纷纷出列谏言,

    “杨政道之事,朕已有了决断。他虽是前朝皇室,但朕以仁德待之,既往不咎。诸位爱卿不必多虑,朕自有分寸。

    李世民一锤定音,止住了群臣的议论。

    长孙无忌出列上奏:“陛下,静州山羌发生动乱,言称劫持裴寂为主,当地官府担心事大,迅速出动,今已平了叛乱。”

    李世民有些不信追问:“大唐对其不薄,虽因罪流放,朕还是不信他会做出此等之举,可是另有内情?”

    长孙无忌点头解释:“陛下圣明,奏报上明言,裴寂确被劫持,然其并未顺服山羌之意,

    平叛之时率领家僮参与平叛,还受了伤,静州当地不知如何处置,特上奏朝廷定夺。”

    李世民内心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