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看向房玄龄:“如今身体如何?”
房玄龄微微一叹:“听说身体多病,整日忧心忡忡,担心死在外地,不时的说起长安。”
李世民听罢,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裴寂一生起伏,功过参半。他虽有诸多过失,但终究是大唐的开国功臣,
当年追随父皇,功不可没。如今竟落得这般境地,实在令人唏嘘。”
群臣见皇帝动容,纷纷低下了头,气氛一时沉重。
“静州之事,裴寂虽被劫持,却能不屈服于山羌,还率家僮参与平叛,实乃忠义之举。
念其老弱多病,传旨下去,让他安心养病,若身体稍有好转,便返回长安颐养天年吧。”
房玄龄连忙出列,躬身领旨:“臣即刻安排。”
李世民又转向群臣,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朕今日在此明言,裴寂虽有过失,但他的忠心不改。朕不会因他一时之过而弃之不顾。
诸位爱卿,当以大局为重,引以为戒。”
李世民环视群臣,见无人再有异议,便摆了摆手:“今日朝会到此,退朝吧。”
望着唐俭的奏折,心中有些为难。
裴寂的忠义、萧后的话语、杨政道的无奈、群臣的担忧……如同乱麻般缠绕在他的心头。
“高福,秦浩还未回来吗?”
“没,不过应该快了吧,驸马的速度只要没有风雪,总是让人意外的。”
-----------------
武德殿,李泰有些郁闷,自己将批阅奏折的权力交回,可父皇竟然欣然接受,毫无挽留之意。
韦挺笑道:“殿下何必心急,陛下既然满意殿下几月来的努力,这便够了,
而且殿下并未安插一个自己的心腹,陛下更是私下里夸赞殿下大公无私。”
李泰叹了口气:“先生所言极是,泰还是太过心急,毕竟兄长没有大错,哪里能轻言废立的呢!”
“驸马的三国演义有句话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明虽功败五丈原,可殿下却是在武德殿,
如今手下又人才济济,殿下应该韬光养晦,静待时机,陛下如今身子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