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朱元璋便开始详细地向朱标讲述起朱英向他阐述的内阁制度的具体内容,没有丝毫保留。
朱标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随着朱元璋讲解的深入,他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之中逐渐泛起了层层惊喜之色,到最后更是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叹之意。
待朱元璋话音落下,朱标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连忙开口道:“父皇,此制度简直精妙绝伦啊!儿臣实在难以想象究竟是谁能够想出如此绝妙的主意来?
父皇您应当对此人重重有赏才对啊!倘若让此人入朝为官,以他这般惊世之才,定然能够大有作为,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然而此时的朱元璋却并不想让朱标知晓朱英之事,故而略作沉吟之后,缓缓开口说道:“此人并无心涉足朝堂之事,对于赏赐之类也是毫无兴趣。”
听闻此言,朱标不禁惋惜地连连摇头叹息道:“唉,当真是太可惜了啊!若能得此贤才相助,那可真乃是我大明王朝之大幸事啊!”
说罢,朱标的脸上依旧难掩失落和遗憾之色。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地看向朱标,缓声道:“好了,标儿,如今咱们得好好商议一番,究竟该由哪些人进入内阁辅佐政事才最为妥当!”
朱标恭恭敬敬地回应道:“一切全凭父皇定夺!”
朱元璋眉头微皱,轻斥道:“什么叫做全凭咱做主?咱跟你讲句实在话,咱这身子骨还能撑得了几年呐?说不定哪一日你便登上那龙椅成为新帝了,对于选人的事情,还是应当听听你的想法才行!”
朱标神色一惊,赶忙说道:“父皇,万万不可如此说呀!您的身体向来硬朗,怎会有这般念头!”
朱元璋闻言却是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咱不过就是随口打个比方罢了,再者说了,难道你真希望咱一直干到龙御归天吗?你早些继承大统,咱也能早日卸下这千斤重担,去安享几年清闲日子,这皇帝之位,咱真是一天都不愿再坐下去啦!”
朱标面露无奈之色,心中暗自嘀咕,同样的话语,朱元璋已然不知重复过多少次了。别人家的皇帝对太子都是严防死守,犹如防贼一般,生怕太子篡权夺位。然而轮到他们父子这里,朱元璋却巴不得今日就能将皇位传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