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欣欣在家陪刘太太绕毛线,她在港岛买了不少毛线,送了几斤给刘太太,现在的毛线和布一样,都是金贵东西。
一户人家一年顶多发一斤的毛线票,一斤毛线不够织一件大人的毛衣,所以毛衣是这个年代的极重要的固定资产。
大人穿旧的毛衣,拆了后用开水烫了,晒干后再掺点新毛线,又能织一件新毛衣,所以经常能看到一件毛衣上,有好几种颜色,都是能干的主妇东拼西凑织起来的。
刘家也缺毛线,刘太太对这几斤毛线爱不释手,很快就做了决定,先给厉嵘和骆欣欣织毛衣,剩下的再给刘教授织。
骆欣欣拒绝了,理由也很充分:“我让我奶织,得给她找点活干,否则她闲下来就容易犯错误。”
刘太太信以为真,便先给厉嵘织,再给丈夫,剩下的再给自己织。
骆欣欣双手撑着毛线,刘太太绕线团,刘教授在看书,腿上还盖了块毛毯,他膝盖受不得凉。
“阿嵘不知道和家里吵架没?”
刘太太时不时抬头往窗外看,她担心厉嵘和家里吵架,以前每次回去都会吵架。
“吵也没事,反正他不会吃亏。”
骆欣欣一点都不担心,就算厉家所有人加起来,都打不过厉嵘。
“没错,你就是喜欢操心!”
刘教授附和了句,他就不担心,因为阿嵘那小子压根不是吃亏的人。
“你嫌我操心了?那我不给你织毛衣了,你穿旧毛衣吧!”
刘太太语气嗔怪。
“我有毛衣,你给自己织。”
刘教授压根没想过穿新毛衣,他是男人,穿旧衣服也没什么,妻子都好几年没置办新衣服了。
刘太太抿嘴笑了笑,还是决定先给丈夫织,还要再织一对护膝和手套,这样丈夫冬天看书就不会冻手了。
骆欣欣看得有些向往,刘太太夫妇的感情真好,印象里老两口好像从来没拌过嘴,也没红过脸,情绪非常稳定,难怪刘家的几个孩子都成了才,还都很孝顺。
她突然想到了她和厉嵘的婚后生活,不红脸不拌嘴是不可能的,其实认真说起来,他们的情绪也是很稳定的,一直稳定地拌嘴嘛。
一阵浓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