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及嘛。
“先把我们要做的工作做好,见机行事吧。”她其实想说听天由命吧!
刘凯歌还想说啥看到门口有人进来。
“这位是我们生产部的李师傅,他对于烟草种植方面经验非常丰富,我们郭总让他来和你们对接。”一个小伙带人进来给介绍了一下便走了。
刘凯歌如获至宝,和这老师傅聊的热火朝天。
一个感兴趣十分想学,一个经验丰富知无不言,都遇上了知己,忘年交啊!
但是对他们的内容柳桥一点也提不起兴趣,她才不想管怎么种烤烟怎么收怎么烤,就想拿下合同,进而拿下豆腐厂!
“李师傅您家是哪的?”趁着刘凯歌写写算算的功夫,柳桥开始查户口。
“我老家是莱阳镇的,因为一直在县里工作,后来举家搬到了县城,方便很多。”李师傅扶了扶眼镜,柳桥看他的手很粗糙,显然经常下基层,不是坐办公室躲清闲的人。
柳桥联想到莱阳镇种烤烟成功了,而郭总明明说其他几个镇都失败了。李师傅老家又恰好在莱阳镇!会这么巧吗?
其实事实正如柳桥所想,莱阳镇镇长高子安就是看到刘凯歌方案里多次提到种植烤烟需要专业人员做培训,做引导,甚至需要到地里现场做技术指导工作。
一环扣一环,非常详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高子安虽然行事下作,但是毕竟高校毕业,又有基层工作经验,要抓住工作重点利害关系,对他来说很容易。
有刘凯歌打下的坚实基础,他只要按部就班执行下去,必然效果翻倍。
李师傅热爱这项事业,也能吃苦,是下基层教授技术的最佳人选。他也是莱阳镇成功种植烤烟的关键所在。
“那您是不是要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呢。”柳桥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内心十分好奇!
“那是,我不爱整天待在办公室纸上谈兵。去和土地打交道,和农民兄弟一起劳动。
看着烤烟从一株株小苗,一天一天长大,直到收获,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的激动,自己满满的成就感那才是最美好的画面!”李师傅说的就如同身临其境,陶醉且享受,眼里也大放异彩。
柳桥万分确定永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