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悯贤沉冤得雪,重新回到朝堂,满心以为终于能在这片熟悉的天地里施展抱负,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实事。可深入其中,宫廷里错综复杂的不良风气,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他感到窒息与忧虑。权贵们结党营私,朝堂上拉帮结派之风盛行,官员们为了个人私利,不惜贪污受贿,肆意挥霍百姓的血汗钱,全然不顾民间疾苦。在流放岁月里,叶善依给予他的温暖和善良,成了他心中的光,而她的正直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更是成为苏悯贤决心改革宫廷的强大动力源泉。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苏悯贤精心撰写了一份改革奏章,奏章上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宫廷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详细阐述了宫廷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从官员选拔的不公,到内务府的奢靡浪费,再到权贵干预司法,桩桩件件,条理清晰,并附上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他怀揣着这份奏章,怀着忐忑又坚定的心情呈递给皇帝。皇帝看完奏章,被苏悯贤的诚意和独到见解深深打动,当即批准了改革方案,并赋予他全权推行的重任,眼中满是对宫廷革新的期待。
改革的第一步,苏悯贤将矛头指向了内务府的奢靡之风,决定削减宫廷不必要的开支。他一头扎进内务府堆积如山的账目中,日夜查阅。这一查,触目惊心,账本上奢靡浪费的项目多如牛毛。他发现,各宫每年在装饰上的花费竟高达百万两白银,那些华而不实的珠宝玉石、珍稀木材,堆砌出虚假的繁华,却耗费了大量民脂民膏。庆典流程更是繁琐得令人咋舌,一场普通的皇子满月宴,就要耗费数万两白银,更别提皇后、皇帝的生辰庆典。就拿以往皇后生辰来说,庆典要大张旗鼓地持续三天,期间歌舞升平、盛宴不断,耗费的钱财足够一个普通县城百姓一年的口粮。苏悯贤果断下令削减各宫华而不实的装饰费用,将繁琐的庆典流程大幅精简。如今,皇后生辰庆典只保留了必要的仪式,节省下来的钱财被他安排用于修缮民生设施。这一举措,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引发了后宫妃嫔们的强烈不满。她们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奢靡无度的生活,如今开支突然被削减,无疑是动了她们的“奶酪”。一时间,后宫里怨言四起,几位得宠的妃子甚至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试图让皇帝收回成命。
紧接着,苏悯贤把目光投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