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自听了张御史的谏言,便将苏悯贤的冤案牢牢记在心中,决心不再让此类悲剧重演。为了时刻警醒自己,他立即召来技艺精湛的工匠,选用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上等石料,命人将苏悯贤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南征北战的赫赫战功、被赵康恶意诬陷的详细经过,以及赵康的累累罪行,都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刻于一块巨大的石碑之上。这块石碑足有两人多高,立在皇宫最显眼的宫殿前,碑上的字迹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晰夺目。每日早朝,新帝都会神色凝重地路过石碑,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仿佛化作一个个鲜活的场景,重现当年苏悯贤的冤屈与挣扎,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打着他的内心,时刻提醒他千万不能重蹈先帝的覆辙。
在宫廷内部,新帝为了深入剖析苏悯贤冤案的根源,汲取教训,精心组织了多次研讨会议。每次会议,他都会召集朝中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学识渊博的史官以及位高权重的重要大臣,齐聚御书房。御书房内,气氛格外凝重,众人围坐在一起,针对如何防止奸佞当道、如何确保朝堂清明各抒己见。一位两鬓斑白的大学士站起身来,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苏将军之冤,追根溯源,皆因当年朝堂信息闭塞,先帝偏听偏信。往后应当广设言路,鼓励群臣大胆进谏,并且要对谏言者加以切实保护,绝不能让忠言被堵,让忠臣寒心。”新帝听后,频频点头,当场便果断下令,增设谏官一职。谏官的职责专门负责收集群臣的意见以及民间的声音,新帝严令务必保证信息通畅无阻,无论大小事务,只要关乎国计民生,都要如实上报。
宫中的宦官与宫女们也都听闻了苏悯贤的故事。他们虽身处宫廷底层,地位卑微,但也深知奸佞之害。在一次盛大的宫廷宴会上,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太监趁着侍奉新帝的间隙,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这苏将军的事儿,如今宫里宫外都传遍了,咱们做下人的,也日夜盼着朝堂能一直清明,别再出那等奸臣,祸害忠良。”新帝闻言,心中猛然一动,他敏锐地意识到,要让整个宫廷铭记这一教训,仅靠朝堂上的改革还远远不够,还需从宫廷的每一个角落入手,从每一个人的思想上加以引导。于是,他即刻下令让内务府定期给宦官宫女们讲述苏悯贤的故事,要求讲述者务必声情并茂,还原当年的真实场景,让他们时刻警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