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九世情劫,十世救赎 > 第216章 稳定朝纲(1/2)
    在吏治司、通政院高效运作以及德政讲堂持续发力下,朝廷局势日趋稳固,整个国家如同春日复苏的大地,处处焕发出蓬勃生机。

    吏治司的官员们秉持公正严明的态度,在考核监督官员的道路上毫不懈怠。在南方的一座小城,有个知府平日里作威作福,肆意增加赋税,中饱私囊,百姓敢怒不敢言。吏治司的官员听闻风声后,乔装成行商,深入当地。他们穿梭于市井小巷,与百姓们促膝长谈,收集了大量知府贪污受贿的铁证。时机成熟后,吏治司联合当地官府,一举将知府拿下。当这个消息在城中传开,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涌上街头欢呼庆祝,有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头的愤懑终于得以宣泄,吏治司也因此声名远扬。在科举与举荐流程规范后,新入朝的官员们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他们带着对国家的热忱和新的理念,迅速融入朝廷事务中。在处理一起灾荒赈灾事务时,一位新科进士提出了创新性的救灾方案,他建议在传统的开仓放粮基础上,组织受灾百姓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还促进了地方建设,得到了广泛认可,各级衙门的办事效率也因此大幅提升。

    通政院的密探们则如同朝廷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全国各地秘密行动。在西北边境,有一股江湖势力与外敌暗中勾结,企图里应外合,制造混乱。通政院的密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他们顺着线索,历经艰难险阻,深入敌营,摸清了对方的阴谋计划。随后,通政院迅速联合刑部,制定周密的抓捕计划,成功将这股势力一网打尽,消除了国家的重大隐患。与此同时,通政院的幕僚们每日都在忙碌地整理汇总来自各地的海量信息。无论是粮食的收成、商业贸易的动态,还是边关的军情,都被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这些详实的信息为新帝的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有一次,新帝通过通政院得知江南地区丝绸贸易受阻,便立即下令调整贸易政策,减免相关赋税,促进了丝绸贸易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当地经济。

    德政讲堂的开办,更是让官员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讲堂上,大儒们引经据典,结合实际案例,为官员们讲述为官之道和家国情怀。官员们在思想的碰撞中,逐渐摒弃了往日的私心杂念。在一次关于河道治理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