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嘚嘚,踏破了清晨的寂静。
陶毅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都城。
城门巍峨,透着一股子肃穆,却也掩不住内里的暗潮汹涌。
陶毅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身旁的士兵。
他抬头望了一眼那块巨大的匾额,上面“承天门”三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江瑶和王勇,迈步走进了这象征着权力中心的所在。
一入朝堂,陶毅便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异样的氛围。
空气仿佛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种气氛,与他离开前截然不同。
如果说之前的朝堂是平静的湖面,那么现在,它就是暴风雨前夕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蕴藏着无数的暗流和漩涡。
大臣们三三两两地站着,看似在低声交谈,但他们的目光却总是不经意地扫向陶毅。
那些眼神复杂至极,有敬畏,有嫉妒,有探究,也有毫不掩饰的算计。
陶毅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蛛网,那些无形的丝线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窒息。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早朝开始了。
陶毅站在大殿中央,向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汇报边境平叛的详细情况。
他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将战事的经过、策略的运用、以及最终的胜利都一一陈述。
他本以为,自己平定叛乱,为国建功,理应得到皇帝的嘉奖和群臣的赞扬。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陶将军,你所说的‘以少胜多’,恐怕有些夸大其词了吧?”一个身着紫袍的大臣站了出来,语气尖锐,带着明显的质疑。
陶毅循声望去,认出此人是吏部尚书,向来以严苛着称。
“尚书大人何出此言?”陶毅不卑不亢地问道。
“哼,据我所知,你所率领的军队不过数千,而叛军则有数万之众。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你竟然说你以少胜多?这未免太过于荒谬了!”吏部尚书冷哼一声,言辞咄咄逼人。
“尚书大人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