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薄雾,为庄严的皇城镀上一层金辉。
金銮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腾,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陶毅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文武百官。
他清了清嗓子,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诸位爱卿,自朕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已有数载。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大元之幸。然,朕深知,国家要长治久安,仍需不断革故鼎新。”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今日,朕欲再议朝纲,推行更为全面的整顿改革方案。”
话音刚落,陶毅便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奏折,上面详细列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包括官员选拔、税收调整、军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每一条都触及到在场官员的切身利益。
大殿内,寂静得落针可闻。
官员们低垂着头,看似恭敬,实则心思各异。
陶毅敏锐地捕捉到,有几道目光闪烁不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心中冷笑,这些目光的主人,正是他预料中的那些人——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鱼肉百姓的既得利益者。
陶毅面不改色,继续宣读着奏折。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锤,敲打在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心上。
他们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擦拭,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以上,便是朕的改革方案。诸位爱卿,可有异议?”陶毅缓缓合上奏折,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大殿内,依旧是一片死寂。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触碰陶毅的逆鳞。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依此执行。”陶毅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散朝后,陶毅并未直接回宫,而是秘密召见了江瑶和张御史。
御书房内,三人围坐在一张紫檀木桌旁。
桌上摆放着几份密函,上面记录着一些官员的隐秘行踪和可疑言论。
“陛下,这些都是臣等暗中调查的结果。”张御史指着密函,神色凝重地说道,“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有几位大臣私下里来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