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台阶下了,他都不下!

    “那可是你大哥啊,我可是听村子里人说了,这个活老好了,你不给你大哥一家子,给他们这些外人,你是不是傻。”

    赵大娘张婶子吴婶子忍不住嘀咕:“是谁告诉她的?”

    “回去了好好问问!”

    “这不是找事吗?以后水清没选的人都不能告诉,不然就是不想要这个活了。”

    其他妇人女子也跟着点头。

    看来以后不管干嘛都要口风紧,不然说不定啥都能闹没了。

    今日这活计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保住…

    范进安安静静看着他娘,没有吭声。

    范母见二儿子不接话,哭了好一会实在哭不下去了,只能开口压迫:“你娘我还在你大哥家,指望你大哥一家人养老送终,你不让他们好过,那就是让我不好过!

    对亲娘不孝,枉你是个读书人,还想参加科考,不孝之人如何为官。”

    范进嗯了声,轻声道:“娘说得对,所以我不参加科考了,以后就在村子里教教孩童读书识字就成。

    这个没事,只要村子上人愿意送来让我教,我也不要束脩。”

    水清本来看范母坐在地上一边拍地一边哭嚎,她意识到这不是她家的泥土地,而是青板石地面拍了手疼后改成只嚎不拍。

    然后嚎着嚎着应当是嗓子疼,也不嚎了,改为哭。

    再接着看到范进回来,顿时一个鲤鱼打挺,生龙活虎的扑了过去,鼻涕眼泪一把,她都替范进恶心。

    一套看下来,她非但没气,甚至还有些想笑。

    但是在听到范进说他不科考时,笑不出来了。

    这朝代,科举那是刻在读书人的骨子里,相当于生病也要抬进考场,重要的不能再重要了。

    她能感受到范进一直很重视科举,发自内心的重视,不外出不干活的时间全部用来看书,主动学习的人多难得呀。

    结果因为自己的亲娘,说要在村子上当个教书先生。

    范母没想到以往风雨无阻也要参加科举的二儿子  ,只因为她为大儿子要个活计就能说放弃科举。

    是,二儿子以往是说过,但那时候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放狠话,如今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