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林村的人听得一愣一愣,宛若踩在棉花上一样不真实。
一个时辰前,他们听许老爹说起工坊满满的羡慕,又听到说主家也会给他们安排只觉得这是很遥远的事,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时才能实现。
可、可短短的一个时辰不到,夫人和他们说他们也能做手工活,并且不是白做,能换取东西回村!
又和他们竹林村以后会有榨糖坊,还会有毛坯工坊,这不就和山水村一样了吗?他们也能不出村就能挣工钱?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下人也能有工钱!
心里暖暖的,鼻子酸酸的,眼眶热热的,一百多号人红了眼眶。
水清倒觉得给下人工钱是理所应当的事,那些大户人家伺候竹子的下人们,做着轻巧活计不也领取丰厚的月钱嘛,她家的反而是做苦力和技术活,给工钱更是应该的。
“你们这次来有牛有驴有板车,正好可以拉物资回去,你们每家按五两银子选,从下次送来的货物里面扣就是了。”
每户人家十多人,即便一天能挣一百文,一个月也有三两银子,人多、勤快外加手脚麻利的,一个月说不定就能挣到这个数额!定个五两并不高。
水清的不高在竹林村所有人看来确实高不可及!
周有粥哆哆嗦嗦的开口:“五两?咱、会不会太多了,咱们得多久才能还上?”
其他人也是这个意思,双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心里忐忑不安。
那可是五两银子啊,夫人怎么一下子舍得给他们五两银子的东西呢,要知道他们足足有十二家!
六十两银子,夫人说给就给了?
水清笑着道:“看起来多,其实没多少,你们看小猪崽一头就要八百多文,快一两银子了;
小羊羔也要好上百文一头;你们土豆足够吃了,黑面苞谷面没必要换,还不如换些大米白面等精粮;
至于盐更是必不可少,辛辛苦苦干活不就为了吃好些嘛,所以红糖也可以换些回去甜甜嘴。”
盐、猪羊等不用说;
大米白面在商城里买比苞谷面便宜,不管是对他们还是自己都划算!
而这朝代尤其眼前的人,个个严重缺营养,红糖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