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作诗的早写完了,没写的就是没作出来的。没多久大家就把已经写出的诗轮着看了一圈,此时于谦才发现俞姑娘并未作诗,但他想到在场未作诗的又不止俞姑娘一人,再说有画上那首诗在前,又有几人敢班门弄斧,此时不作倒是有自知之明。
“咦?我发现那位俞姑娘好像并未作诗呢。”一位衣着华丽的紫衣少女看着于谦道。
“是啊,俞姑娘应是初到此地,理应作诗一首与大家同乐。”另一女子附和道。
其实于谦也想知道面前这位俞姑娘是否真的有才情,她究竟是秀外惠中还是徒有其表。
于谦转头看向俞乐乐:“俞姑娘,可愿参与一二?”
俞乐乐笑得有些尴尬:“还是算了,算了。”
刚才那几个撺掇她作诗之人,一见她这副模样,一看就是胸无点墨的样子。
“俞姑娘,这样推辞不好吧,你可是于公子专程请来品鉴诗画的,一首诗都不作怕是说不过去。”
“既然来了,岂有不参与之理。”
“殿下的画可不是谁都有机会看到的,俞姑娘还是不要推辞了。”
……
俞乐乐看着从众心理当场发挥效用,看来今天这诗她是非作不可了,可她不想呀,她不想总抄别人的东西,她只想好好活着,享受人生!
于谦道:“俞姑娘若是为难,在下也不勉强。”
“好吧,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小女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能否麻烦于掌柜代为写下来?”俞乐乐是怕自己的字玷污了抄来的诗作。
于谦点头,小童已准备好纸墨。
“今日所观诗画,让小女深感叹为观止,小女不才只能借助听曲时的感受,作诗一首,聊表内心的激动之情。”俞乐乐来了古代这么久,早就学会了大家闺秀那些常用的说辞。她是想到了杜甫老人家的那首《赠花卿》,故而先做了这番铺垫。
“俞姑娘可是已经想好如何写了?”于谦问。
俞乐乐朝于谦点头:“灵都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俞乐乐说完,众人皆被惊得无语,就连于谦那么沉稳的一个人,此时拿着狼毫笔的手都有些发抖,“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