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2/6)
,那就非得擅长写文章不可。而要得到蓝衫,更是只有能写好文章才行。所以,我们国主当初开创国家的时候,曾在国门写了一副对联,下联是‘要好儿孙必读书’,就是勉励大家上进的意思。”

    多九公也提出疑问:“请教老丈,贵处各家门口所立的金字匾额,想来是因为这人向来贤德声名远扬,国主赐匾表彰,让大家效仿。但其中有一两块黑匾,比如‘改过自新’之类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老者回答:“这是因为这人虽然身处名教之中,但偶尔疏忽,做了违法的事,不过罪行不大。事后国主下令立这块匾,是希望他改过自新。这类人如果再犯法,就要加重治罪;要是能彻底改正以前的过错,多多行善,或者乡邻一起呈递公函,或者被官员访查得知,都可以奏明国主,把匾去掉。此后如果又有好的行为,在乡里获得贤德的名声,仍然可以启奏,再立金字匾额。而那些立过金字匾额的人,要是犯了法,不但要把匾除去,同样也要加重治罪,这就是《春秋》中对贤者更加严格要求的意思。这都是国主勉励大家向善,谆谆告诫的心意。幸好读书的人很多,书籍能改变人的气质,大家遵循圣贤的教导,做坏事的人到底是少了。”

    四人一边闲聊,一边不知不觉连喝了好几壶酒。老者也问了些天朝的情况,不停地啧啧称赞,又说了许多闲话。老者觉得酒喝得差不多了,就想先走。唐敖看看天色不早,便结清酒钱,大家一起起身。老者站起来,从身上取下一块汗巾,铺在桌上,把碟子里剩下的盐豆之类的东西全都包起来,揣进怀里,说:“老先生钱已经付过了,这些剩菜与其白白让酒保收走,不如我顺便带回去,明天要是再来喝酒,还能接着享用。”一边说着,又拿起一把酒壶,揭开壶盖看了看,里面还有两杯酒,就递给酒保说:“这酒先寄存在你这儿,明天喝的时候,要是少了一杯,可要罚你十杯。”又把酱豆腐、糟豆腐倒在一个碟子里,也递给酒保说:“你也帮我好好收着。”四人一起走出酒楼,走了两步,看到旁边的残桌上放着一根剔牙杖,老者拿起来闻了闻,用手擦了擦,放进了袖子里。

    出了酒楼,他们来到集市上。只见许多人围着一个美女在观看。这女子不过十三四岁,面容白皙如粉,长得十分俊秀,只是满脸泪痕,哭得十分凄惨。老者叹了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