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便搬回城外的乡下居住。王成最近也因病离世,留下儿子狗儿。狗儿生了一个儿子,小名叫板儿,妻子是刘氏,还生了一个女儿,名叫青儿。一家四口以务农为生。因为狗儿白天还要做点小生意,刘氏又要操持家务,青儿和板儿姐弟俩无人照顾,狗儿便把岳母刘姥姥接来一起生活。这刘姥姥是个多年的老寡妇,膝下没有儿女,只靠着两亩薄田维持生计。如今女婿接她来养老,她自然乐意,便一心一意地帮衬着女儿女婿过日子。
这年秋末冬初,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家里过冬的物资还没有置办,狗儿心里难免烦闷忧虑。他喝了几杯闷酒,在家里无端地发脾气,刘氏也不敢顶撞他。刘姥姥看不过去,便劝说道:“姑爷,你别嫌我多嘴。咱们庄户人家,哪个不是老老实实的,有多大能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你大概是小时候靠着家里的福气,吃喝不愁惯了,如今才把握不住自己。有钱的时候就大手大脚,没钱了就瞎生气,这哪里像个男子汉大丈夫!咱们虽说住在城外,但到底是在天子脚下。这长安城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懂得去挣罢了。你在家里发脾气也没用。” 狗儿听了,着急地说:“你老就会在炕头上瞎嚷嚷,难道让我去打劫、去偷不成?” 刘姥姥说:“谁让你去偷了。咱们总得想个办法,大家一起商量商量,不然银子钱还能自己跑到咱家来?” 狗儿冷笑道:“要有办法,还能等到现在?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也没有当官的朋友,能有什么法子可想?就算有,人家也未必会搭理我们!”
刘姥姥说:“话可不能这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尽力去谋划,说不定菩萨保佑,能有机会呢。我倒是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年你们和金陵王家连过宗,二十年前,他们对你们还不错;如今,想必是你们自己摆架子,不肯去亲近人家,所以关系才疏远了。我记得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次。他们家的二小姐为人爽快,会待人,不摆架子。如今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说她上了年纪后,越发怜悯穷人,体恤老人,最喜欢施舍给和尚道士,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家虽然去了外地任职,但这位二姑太太说不定还记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也许她念旧情,能给些好处呢。要是她发点善心,随便给点,都比咱们一年挣的还多。” 刘氏在一旁插嘴道:“你老说的倒是在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