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就去睡觉了。
薛姨妈听他这么说,便和宝钗商量。宝钗笑着说:“哥哥要是真打算出去经历正事,那自然是好事。只是他在家的时候说得好听,到了外面,万一旧毛病又犯了,就更难管束了。不过也没办法,愁也愁不完。他要是真能改过自新,那是他一生的福气。要是改不了,妈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一半靠人力管教,一半听天由命了。哥哥都这么大个人了,要是总怕他不懂世事,出不了门,干不了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老样子。他既然说得头头是道,妈您就权当丢了八百一千两银子,让他去试试。反正有伙计们帮衬着,他们也不好意思哄骗哥哥。再说了,他出去了,身边没有那些狐朋狗友怂恿,也没了可以依仗的人,在外面谁也不怕谁,有吃的就吃,没吃的就饿着,孤立无援的,说不定比在家里还能省些事呢。” 薛姨妈听了,沉思了好一会儿,说:“还是你说得在理。花点钱,让他吃点苦头,学些教训,也值了。” 母女俩商量好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薛姨妈让人把张德辉请来,在书房里让薛蟠设宴款待。她自己则在后廊下,隔着窗户,千叮咛万嘱咐张德辉照顾好薛蟠。张德辉满口答应,吃过饭后告辞,还回话说:“十四号是个出行的好日子,大少爷可以赶紧收拾行李,雇好骡子,十四号一大早就能出发了。” 薛蟠听了,高兴得不得了,把这话告诉了薛姨妈。薛姨妈便和宝钗、香菱,还有两个年长的嬷嬷,连着几天忙着收拾行李。安排了薛蟠的乳父老苍头一人,还有两个经验丰富的老仆人,另外加上薛蟠身边常用的两个小厮,主仆一共六人。雇了三辆大车专门拉行李物品,又雇了四头长途脚程的骡子。薛蟠自己骑一匹家里养的铁青大走骡,还另外备了一匹坐骑。一切准备妥当,薛姨妈和宝钗连夜对薛蟠的叮嘱,自然不必细说。
到了十三号,薛蟠先去辞别了舅舅,然后又来贾家向众人辞行。贾珍等人免不了又摆酒为他饯行,这些细节也就不详细描述了。十四号一大早,薛姨妈、宝钗等人一直把薛蟠送出仪门,母女俩泪眼相送,看着他离去,才转身回家。
薛姨妈从老家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户,还有两三个老嬷嬷和小丫头。如今跟着薛蟠一去,外面就只剩下一两个男丁。因此,薛姨妈当天就到书房,把里面的陈设、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