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定性了——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文会,这是一场东莱先生为爱徒精心准备的收徒宴。

    文会逐渐安静下来。

    激动的读书人们,这才注意到,怎地除了小神童和东莱先生,其余人都起身,站到一旁了呢?

    发生了什么?

    大家神情茫然,显然还没意识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

    庄瑾大声道:“怎么回事,岘弟他——”

    吴清澜再次捂住这倒霉孩子的嘴:“十分。”

    庄瑾:“……”

    亭榭里。

    东莱先生看着崔岘,眼睛里是毫不掩饰的赞扬、喜爱、欣慰、骄傲。

    他微笑着道:“老夫向来孤傲,这些年也见过不少才子天骄。他们都很优秀,但老夫总觉得,还差点意思。”

    “于是老夫等啊等,就这样一晃眼,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有时候老夫也在发愁,这般大年纪了,再不收个徒弟,自己这一身衣钵,该由谁来传承?”

    “好在,上天对我周雍不薄。在老夫五十三岁这一年,把你,送到了老夫膝下。”

    哗!

    听闻这话,周围读书人们哪里还有不懂得?

    一个个震惊瞠目哗然的看着这一幕,呆滞当场!

    大梁第一名儒,士林文坛的无冕领袖,东莱先生,竟然要收徒了!

    真的太突然了,没有一点点预兆!

    天呐!

    这是足以让士林文坛震动的大事件啊!

    在无数人呆滞的注视下。

    崔岘看向东莱先生,笑道:“能得老师青睐,亦是岘之幸事。”

    说罢。

    脊梁笔挺的小少年一甩长衫,双膝下跪。

    正所谓:天地君亲师。

    今日这一礼,便结下后半生师徒情缘,漫漫人生路,自此相伴前行!

    东莱先生站在原地,欣慰的看着弟子给自己叩首,不知为何,哽咽到几欲落泪。

    等崔岘行完大礼。

    东莱先生赶紧蹲下来,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扶起来,颤声道:“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崔岘起身,郑重唤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