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来入驻咱们金山县的企业多了,财税收入增加,县里肯定会把这条年久失修的水泥路,翻修成沥青路!”
说到这儿,毛娅很是好奇的扭头问道:
“哎对了老易,总务院会批复同意咱们汉东省建高铁吗?”
“怎么可能不同意?”
易学习信心十足的说道:
“咱们线路设计、施工方案、环保评测等,样样都达标。”
“而且为了缩短工期、加快进度,征地拆迁工作提前就开展了。”
“就我管辖的吕州市开发区内,吕州机场和高铁站共建方案也都评审通过,准备开工了。”
“而你们村不也有好几户人,处于拆迁范围吗?各方面的工作都搞起来了,怎么可能不同意开工建设?”
毛娅略略点头。
“那就好,我就怕搞出那么大的阵仗,到头来却不建了。”
这话,毛娅是说一半留一半。
她其实最担心的,还是高铁突然不建或者延期开工。
那么自己借给三婶的钱,就很难要回来。
毕竟三婶已经用钱加盖房子、扩建鱼塘、栽种茶树……
为了多拿安置费,甚至还让她儿子儿媳,赶紧怀了第二胎。
就因为听说孩子没出生也无所谓,孕妇直接算两个安置名额。
至于三婶为什么敢这么做?
当然也要归功于毛娅。
丈夫易学习,多年来工作过于勤奋,养成了一个老习惯。
那就是不管在任何地方任职,他都会在家里挂地图、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