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底部原本应该有一些水的,但如今那水渍早已被晒干,只留下了淡淡的盐霜。
城南的义井旁,人头攒动,喧闹异常。打水的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焦急地等待着轮到自己。井绳在空中不断地上下翻飞,仿佛是一条疲惫不堪的蛇,一次次地坠入那深不见底的井中。然而,每次捞起的木桶底却只有寥寥几星泥点,这让人们的心情愈发沉重。
在人群的最前方,站着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怀抱着啼哭不止的婴儿,满脸愁容。孩子的嘴唇干裂得厉害,甚至已经渗出血丝,那小小的拳头紧紧地攥着母亲的衣襟,似乎在诉说着他的痛苦和饥渴。母亲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滴落在孩子滚烫的额头上,瞬间便被蒸发殆尽。
“他爹在北边服徭役,临走前还叮嘱我一定要守住这亩薄田。可如今……”母亲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她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心如刀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微弱,仿佛是生命在一点点地流逝。
而在不远处的街角,一家药铺前也挤满了人。几个年迈的老人靠在墙根处,艰难地喘息着。中暑的人被源源不断地抬进抬出,药香和汗臭交织在一起,在这闷热的暑气中发酵,散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绝望味道。
(二)众生苦相
在灵山脚下,有一座华严寺,它庄严肃穆,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然而,最近这座寺庙却显得有些异常——晨钟已经停止敲响七天了。
大雄宝殿里,原本应该香火鼎盛的香炉,此刻却积满了半尺厚的香灰,仿佛被时间遗忘。这些香灰见证了往日信众们的虔诚,但如今,它们只能静静地堆积在那里,无人问津。
百姓们生活艰难,连糊口的米都快没有了,更别提购买香烛来供奉菩萨了。住持昙摩大师站在观音像前,凝视着菩萨手中倾斜的净瓶。那净瓶本应盛满圣水,象征着慈悲与救赎,可如今,瓶中的圣水早已干涸,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盐晶覆盖在铜器表面。
“众生苦厄,菩萨亦垂泪啊。”昙摩大师轻声叹息,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无尽的悲悯。他转过身,对着身旁的小沙弥说道。小沙弥看着大师,只见他袈裟下的脊背比平日更加佝偻,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七日前,昙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