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峰的晨露》
天蒙蒙亮时,阿陵的草鞋已经沾湿了三趟。他背着半旧的枣木药篓,腰间挂着爷爷留的黄铜铃铛,每走三步就会发出细碎的“叮当”声——这是灵山采药人特有的暗号,为的是不惊扰栖息在岩缝里的雪鹿。当第七颗露珠从苍松针叶滚落时,他终于望见了石人峰的轮廓:那座形似少女仰卧的巨岩被终年不散的云雾环绕,发间流淌的溪涧在晨光里泛着碎金,像极了爷爷故事里“山神娘娘的银丝带”。
“叮——”铜铃突然发出异样的清鸣。阿陵看见岩顶平地处,有个白衣身影正俯身对着岩石刻画,石面上密密麻麻的凹痕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撒了把碎星。更让他惊讶的是,那人身侧躺着的少女,竟与石人峰的轮廓完全重合:她的眉峰是岩顶的两簇苍松,唇角的弧度对应着山岩的天然凹槽,发间流淌的溪涧分明是从她鬓角溢出,在岩石表面汇成十二道细流,正是灵山十二溪涧的源头。
一、刻字人
“小哥,这是在刻什么?”阿陵壮着胆子凑近,药篓里的紫芝仙草蹭到岩石,竟发出珍珠相撞般的脆响。白衣少年抬头的瞬间,他看清了对方眉间一点淡红朱砂,像朵开在雪地里的腊梅:“人名。”少年的指尖抚过刚刻好的“陈阿青”三字,笔画间渗着极细的金光,“五十年前,他曾在暴雨夜为我们送来新编的竹灯。”
阿陵这才注意到岩石表面的字迹分着不同色泽:墨色较深的是“李长庚”“王秀娘”,这些名字他在山下祠堂的族谱上见过;泛着青芒的是“张猎户”“赵药农”,正是爷爷常提起的、曾受山神庇护的先民;最新的刻痕还带着石粉,是“林小满”“周阿芽”,应该是今年刚满十岁的孩童。白衣少年手中的刻刀并非凡铁,刀柄处缠着半截褪色的红绳,刀刃划过岩石时竟发出琴瑟般的和鸣——那是断成两截的太阿剑,余下的半截此刻正插在少女身侧的岩缝里,剑身上的二十八宿星图已模糊不清,却仍有微光流转。
“她是……山神娘娘?”阿陵望着少女指尖缝里的半颗野蜂蜜,蜡黄色的蜜块上还粘着山莓的绒毛,显然是有人新近放上的。少年笑了,指尖轻轻拂过少女发间的溪涧,水流竟听话地分出一股,在岩石上聚成小小的镜湖:“她叫阿沅,是灵山的精魄。”镜湖水面浮现出千年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