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峰顶,通过青铜望远镜看见火焰轨迹与县志中记载的“焚天阵图”分毫不差,镜筒上叠石仙人的岩纹突然发烫——那是浊龙“移星换斗”之术的征兆,此术能引动地火脉,将整片山脉烤成焦土。
三、璇玑阁议:周天镜启照妖邪
天庭璇玑阁内,二十八宿星官围绕浑天仪正襟危坐。掌管觜宿的星官突然惊呼,浑天仪上信州方位的铜针疯狂旋转:“参商二星错位,地火冲斗牛,恐有浊龙现世!”话音未落,阁外鹤鸣清越,掌管了望的典目仙官登高踏云而至,腰间半面“周天镜”残片泛着焦黑,那是百年前在东海与海妖激战时被妖血侵蚀的痕迹。
“下界地脉如乱丝,皆因浊龙欲借焚天阵图重塑旱域。”登高将镜面对准浑天仪,镜中浮现灵山百姓跪求的景象:老妇人跪在龟裂的田地里,将婴儿的襁褓浸在干涸的河床上,试图沾取最后一丝湿气。玉帝凝视镜中赤地千里,忽然想起五百年前遮云、叠石二仙化峰镇邪的壮举,眉间闪过痛色:“准卿调用周天星斗之力,破其雾隐,镇其妖邪。”
一道银光落下,周天镜残片瞬间复原,镜身浮现出完整的二十八宿星图。登高抚镜长叹,镜中倒映出他眼中的血丝——自遮云、叠石羽化后,他已独自守望人间百年,镜中每一道裂痕,都是与妖邪激战的印记。
四、青鸾衔镜:星露初降护苍生
登高降临那日,石镜村百姓正在祠堂前跪求,香灰在旱风中扬起,如未散的愁绪。李翁忽见东南方云雾裂开,一只青鸾口衔圆镜飞来,镜中流转的七彩霞光所过之处,焦枯的禾苗竟挺直了茎秆,卷缩的菜叶重新舒展。鸾背上的仙人广袖翻飞,袖中星辰轨迹与登楼峰的北斗石柱遥相呼应。
“随我上峰!”登高挥手撤去峰顶云雾,十二处“天泉眼”显露真容,泉眼周围环绕着星斗状的凹槽,露水在其中聚而不散。他转身握住李翁的手,触感如同握着凉玉:“老伯可还记得‘北斗七章’?你祖上曾以青牛血救过叠石仙长的坐骑,此镜与你怀中的勘地镜本为一体。”
老猎户浑身一震,掏出传家的半片青铜镜,镜身突然发出微光,与登高手中的周天镜共鸣,两道镜光在峰顶交织,竟映出灵山地下暗河的走向。当第一缕星露落入村落水井,井水瞬间盈满,清冽甘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