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化作村女模样,袖中藏着用三夜晨雾织就的“凝云绡”——那是连天庭雨师都求而不得的宝物,此刻却要赠予眼前的书生。
次日清晨,子墨在书院门口发现了匹素白的鲛绡。布料轻若烟雾,却滴水不沾,附笺用银粉写着“可避风雨”,落款“灵山织娘”。他试着用鲛绡包裹书卷,暴雨突至时,竟真的滴水未透,更神奇的是,布料在月光下会浮现出淡蓝色的云纹,每道纹路都对应着灵山的峰峦沟壑,宛如一幅立体的云图。他不知道,为了收集最纯净的云气,素衣在峰巅守了整整七场细雨,指尖被云梭划破三十七次,才织就这方凝云绡。
三、织云照影:镜溪雾语诉衷肠
芒种时节,挂衣峰下的镜溪迎来“云衣奇观”。子时三刻,溪面升起乳白的雾霭,凝结成帘,能映出人心底最澄澈的愿景。素衣化作村女“云娘”,鬓边别着油桐花,提着缀满云纹的竹灯与子墨并肩立于溪畔,看他用凝云石在雾帘上画《礼记·月令》,每笔落下,雾中便绽开轻薄的云衣,随风飘动时竟能遮住月光,衣袂上的纹路正是灵山的梯田与村落。
“云娘可曾见过如此奇景?”子墨转头时,撞见她眼中流转的银辉——那是织云梭的仙光未及收敛。素衣指尖轻旋,雾帘中忽然浮现天庭织云殿,万千云帛在星灯下闪烁,却都不及眼前书生眼中的灼灼光华。她恶作剧地一挥手,让“孟夏之月,群类滋生”八字化作云雀,停在他发间的木簪上,看着他耳尖渐渐染上与油桐花同色的淡粉:“公子画的云衣,比我织的还要美呢。”
真正的羁绊始于那场突如其来的山洪。五月梅雨连绵,灵山的溪水暴涨,子墨冒雨转移山民的粮食,不慎被落石砸中。素衣情急之下显露出仙身,双袖挥出漫天云帛,化作白色的护山屏障接住了他,发间的织云梭却在撞击中崩落,化作峰巅悬衣岩上的七道银纹。当子墨在她怀中苏醒,看见她发间闪烁的星梭,忽然想起县志里的记载:“挂衣仙子,司衣织云,衣袂过处,风雨皆驯。”
四、金阙追魂:仙娥抗命护苍生
天庭的追责令来得比预想中更急。小暑那日,素衣正在峰巅织造“护山云衣”,为子墨修补经年劳作受损的肩背,忽有金光自天而降,五位金甲天将踏云而来,腰间“裂云鞭”泛着冰冷的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