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来潮。他望见东南方火光冲天,掐指一算,竟是许昌城方向。当夜,他将毕生所着《灵枢百草经》托付给弟子,又在丹炉前焚化了未竟的丹方。临行前,他脱下一只麻鞋置于岩巅,笑道:“此鞋踏遍八荒,该留在此处守山了。”
次日黎明,弟子们惊见鞋峰拔地而起。那麻鞋在月光下化作赭石,连鞋底的纳线纹路都分毫毕现。更神奇的是,每逢久旱,鞋峰凹陷处便会渗出清泉,水质甘甜如露。百姓们取来浇灌田地,枯黄的稻苗竟在三日内返青。
五、千年回响:鞋峰脚下的香火长明
如今的鞋峰脚下,胡仙祠的香火终年不绝。祠堂梁柱上盘着木雕山魈,神龛前供奉着青铜药铃。每月初三,方圆百里的郎中都会来此焚香,将疑难医案写在黄表纸上投入香炉。传说青烟缭绕时,胡昭的魂魄会附在药铃上,为有缘人指引药方。
深秋,地质学家陈教授带着勘探队登上鞋峰。岩层断面的纹理让他震撼:“这不是普通沉积岩,石英与长石的排列竟呈现出织物的经纬结构。”当他用地质锤敲下样本时,碎屑间隐约露出几片汉代麻布残片——与《豫章郡志》记载的胡昭衣着材质如出一辙。
六、云影徘徊:现代人的仙峰遐想
游客李薇是在雨后初晴时登上鞋峰的。她站在观景台上,望着靴形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突然想起背包里那封诊断书。三个月前确诊的顽疾,竟在灵山药浴馆泡了七日温泉后大有起色。山风掀起她的围巾,恍惚间,她仿佛看见青衫道士踏云而来,袖中滑落的草药种子正化作满山新绿。
暮色再度笼罩灵山时,鞋峰亮起了轮廓灯。橙黄的光晕勾勒出靴形剪影,与星空下的许愿池交相辉映。池底铺满了游客投下的铜钱与药方,其中一张泛黄的纸条上,用小楷写着:“愿天下无疾,如鞋峰永驻。”
山风掠过鞋峰的“靴口”,铜铃叮咚声里,胡昭的传说仍在继续生长。或许正如守祠老人所言:“仙师从未离开,他的鞋里盛着整个灵山的灵气,踩过的地方,连石头都会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