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流经之处,野蔷薇开出金银双色,映山红分出九种深浅。
谷雨那日,春娘摘下腕间玉镯抛向湖心。镯子化作琉璃桥横跨湖面,桥身缠绕的藤蔓瞬间开满五色木香。山民们踩着桥摘花时,忽见花瓣簌簌落在掌心,竟变成治病的草药——白鹃梅可止咳,金钟花能退烧。
五、岁岁芳踪:千年未改的春日约定
春鸟花谷的“花朝节”始于唐贞观年间。每年二月十二,四乡八镇的绣娘带着彩线来谷中采花,将牡丹、芍药绣成“春娘帕”。谷口的“望仙亭”里,老人们用花瓣酿酒,酒坛上刻着“仙酿一滴,醉倒春风”。
宋乾道年间大旱,百姓捧着春鸟花谷的泥土祈雨。当夜春娘踏月而来,裙摆扫过之处,龟裂的田垄涌出清泉。朝廷赐下“灵雨坊”匾额,至今悬在谷口古樟下,被岁月啃噬的木纹里,还嵌着几片风干的花瓣。
六、秘境奇观:天人共生的生态密码
地质学家在谷中发现罕见的“火山沉积土”,富含有机质的黑土上,连苔藓都泛着珠光。最神奇的是“会走路的花”——野生天麻的花葶会随阳光转向,而蜂鸟鹰蛾吸食花蜜时,翅尖会沾着荧光花粉,夜晚在谷中织成流动的星河。
植物学家试图移栽谷中“七变花”,幼苗却在三日后枯萎。当地山民说:“这花认主,离了春娘的仙气,就像鸟儿折了翅膀。”
七、今古同春:梦幻谷中的时光褶皱
现代游客手持“花影识别app”,却辨不出谷中半数野花的学名。穿汉服的姑娘在“醉蝶坡”拍照,惊起的粉蝶群恰好组成心形;亲子团跟着老何学编“百鸟哨”,竹哨声引得红嘴蓝鹊俯冲盘旋。
生态学家在谷中发现新物种“春娘堇”。花瓣上天然的纹路,竟与《道藏》中记载的春娘衣饰暗合。文创店里,春鸟花造型的香薰、花茶供不应求,最受欢迎的是“花语盲盒”——拆开是随机花瓣与诗句,有人抽到辛夷花,配文正是春娘留下的:“莫怪东风吹不醒,此身原是梦中人。”
暮色中的春鸟花谷沉入黛色,湖面浮起万千萤火。卖花酿的阿婆摇着铜铃:“尝口春娘醉,梦里见神仙!”山风掠过花海,传来若有若无的仙乐,恍惚间,春娘仍在古枫下轻笑,腕间玉镯轻叩,惊落满树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