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04章 乡泽馥风盈 游人行意生 嚣尘侵静土 守发展权衡(2/3)
瞅瞅。” 在这片土地上,孩子们与自然一同成长,自然是他们最好的启蒙老师。

    村里的人朴实憨厚,看到这样的好光景,心里乐开了花。他们的念想,就是守着这片土地,让子孙后代也能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然而,外面的世界像个巨大的漩涡,吸引着村里的年轻人。隔壁家的阿强,刚从城里回来,满脸疲惫。他在城里做快递员,风里来雨里去,挣着微薄的薪水。“城里的日子不好过啊,” 阿强苦笑着说,“每天都像在打仗,为了那点钱拼命,哪有咱这村里舒坦。可留在村里,又能做啥呢,靠种地那点收入,根本不够。” 这是无数农村年轻人面临的困境,城市的繁华难以扎根,乡村的宁静缺乏经济支撑,城乡差距带来的矛盾,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他们面前。

    走在乡间小路上,每一步都踏实,每一口空气都清新,让人充满活力。咱农民虽然不懂大道理,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值得珍惜。要是旅游能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美好,那就是咱最大的心愿。

    午后,几个游客坐在树荫下乘凉,一位戴眼镜的大叔感慨道:“来这儿之前,天天在城里忙得晕头转向,压力大得喘不过气。到了这儿,才知道生活还能这么惬意,真不想走了。” 旁边的年轻姑娘附和着:“是啊,叔叔,我回去得跟朋友们好好宣传宣传,让他们也来感受感受。” 村里的王大爷听到,笑着递过去几个自家种的桃子,说:“闺女,吃个桃,甜着呢,欢迎你们常来。” 看着这一幕,我心里满是暖意,对茅山涡的未来充满期待。

    可就在这时,一辆越野车轰鸣着开了进来,扬起一片尘土。车上下来几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大声嚷嚷着要找地方露营。他们不顾村里的规定,随意践踏庄稼,想要在湖边搭建帐篷。村里的老支书赶忙上前阻拦:“小伙子们,这可不行啊,这庄稼地是咱的命根子,湖边也不能随便露营,会破坏环境的。” 其中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年轻人不耐烦地说:“老头,你懂什么,我们来这儿消费,就是大爷,你别挡着我们寻开心。” 双方僵持不下,矛盾一触即发。这一幕,就像现代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的激烈碰撞,游客追求的自由快乐,与村民守护家园的理念背道而驰,背后是不同价值观的较量。

    看到这一幕,我想起了 “涸泽而渔” 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