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
大家挥手同孟冬青打招呼,孟冬青回应过后回办公室拿摩托车钥匙,走了几步又退回来,“上回出事那两位师傅,后面赔偿的事解决了吗?”
“没呢,哪那么容易啊,人家老板损失也不小,就不说货了,光是那台车,就够买两人的命了,还丢了货,得先赔货款。”师傅们摇头。
这要是以前在公家单位,怎么还有个保障,事情查清楚,该给的钱都会给。
现在都是私人老板,能不能赔到钱都两说呢。
说不定还得找人家家属一起赔偿货款。
说到这里,就更羡慕孟冬青这边的员工了,孟冬青这边运输队都买保险的,货买人也买。
货出问题了赔,人出事也赔,一点都不带打压、拖欠的。
“那你们来跟我干,拿工资?”孟冬青好笑,随口道。
说话的师傅按耐住心动,“鱼和熊猫不可兼得啊,等我儿子毕业,让把他送来跟你干。”
先让臭小子多积累经验和资历,等他干不动了,再把车交给儿子,他们个人跑虽然没那么多保障,但赚得多呀。
孟冬青笑着进了办公室,但一进去,脸就沉了下来。
她拿起话筒,拨通了电话。
年初孟冬青给驾校和修理厂和家里都装上了电话,她们终于不需要总去队里打电话,醒醒可以窝在家里就跟她爸爸通上话了。
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女声,“抱歉,俞总在开会,您可以留言,会议结束后,我会代为转达。”
孟冬青挂了电话。
出事的两个司机是私人车队的,市里就两个比较大型车队,她和俞明明,其余大多是家族式队伍。
出事的正是俞明明的车队。
俞明明的性格孟冬青还是清楚的,他只是不擅长跟人打交道,不会搞左右逢源那套,但人品三观是没问题的。
孟冬青一直没过问,是觉得俞明明能解决好问题。
但事情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怎么赔偿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孟冬青打这个电话,是担心俞明明手头资金不凑手,想问问需不需要她帮忙。
他们搞运输的,流动资金确实不多,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