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他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因税收改革而使国家繁荣昌盛的例子,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天,萧宇进宫面见皇帝,将奏章呈给皇帝,并再次诚恳地说道:“陛下,改革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那些富商和地主,他们享受着国家的庇护,理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皇帝听了萧宇的话,又仔细看了奏章,沉思良久后说道:“萧将军,朕明白你的苦心。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虽然皇帝没有立刻表态支持,但萧宇从皇帝的话语中感觉到了一丝希望。他知道,皇帝已经开始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了。回到将军府后,萧宇并没有放松。他继续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以证明税收改革的可行性。同时,他还发动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一起向皇帝进言,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直与萧宇并肩作战的谋士李风想出了一个奇招。他建议萧宇举办一场经济论坛,邀请朝中大臣、富商代表、学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在论坛上公开讨论税收改革的利弊。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还可以通过各方的交流和辩论,让皇帝更加清楚地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
萧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立刻着手筹备。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经济论坛如期举行。朝堂上,各方人士齐聚一堂,气氛热烈而又紧张。萧宇首先发言,他详细介绍了税收改革的方案和目标,并对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接着,支持改革的大臣们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改革的重要性。
然而,富商代表们却强烈反对。他们声称,加重对他们的征税会让他们的企业难以生存,从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影响社会稳定。面对这些质疑,萧宇早有准备。他一一列举数据,说明改革后的税收政策并不会对他们的企业造成致命影响,反而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他还承诺,朝廷会在改革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过渡和扶持政策,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税收制度。
在激烈的辩论中,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学者和大臣开始转变立场,支持萧宇的改革方案。他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