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政的成效日益显着,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之上也因科举选拔的人才而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萧宇并未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敏锐地察觉到,表面的平静下,一股新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在边疆地区,与突厥的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威胁。突厥内部新崛起了一位年轻且野心勃勃的首领——阿史那隼。他不甘心上次战争的失败,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谋划着再次进犯中原。他不仅加强了军队的训练,还四处联络周边的部落,企图组建一个强大的联盟,共同对抗中原王朝。
与此同时,在朝堂内部,孙权虽然势力大减,但他仍不死心。他与朝中一些对新政心怀不满的旧贵族勾结在一起,企图利用边疆局势的紧张,再次掀起波澜,推翻新政。他们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萧宇推行新政导致国库空虚,如今边疆告急,朝廷却无力应对,都是萧宇的过错。
这些谣言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恐慌,一些原本支持新政的大臣也开始动摇。皇帝听闻这些谣言后,心中也不免产生了疑虑,他将萧宇召进宫中,问道:“萧将军,如今边疆局势紧张,又有传言说新政致使国库空虚,难以应对战事,此事你怎么看?”
萧宇心中明白,这是孙权等人的阴谋,但他仍镇定自若地回答道:“陛下,新政实施以来,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国库虽在一些重大项目上有所支出,但整体状况良好,足以应对边疆战事。至于突厥的威胁,臣已有所耳闻,臣愿再次领兵出征,保我边疆安宁。”
皇帝微微点头,但仍有些担忧:“萧将军,此次突厥来势汹汹,又联合了周边部落,切不可掉以轻心。而且朝堂之上人心浮动,你不在朝中,朕担心新政的推行会受到阻碍。”
萧宇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谋士李风足智多谋,可辅佐陛下处理朝政。同时,科举选拔出的一批年轻官员,忠心耿耿且能力出众,他们定会坚定地支持新政。臣此次出征,也会速战速决,尽快回朝。”
得到皇帝的许可后,萧宇开始着手筹备出征事宜。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突厥与周边部落联合后,兵力大增,且他们擅长骑射,机动性强。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萧宇对军队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