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逸商议后,制定了一个联合夹击的作战计划。他们一边继续坚守防线,吸引敌军主力,一边秘密调动中原王朝的精锐部队和周边游牧部落的联军,绕道敌军后方,准备发动突袭。
然而,就在计划实施前夕,朝堂上的守旧派大臣又开始兴风作浪。他们以战事吃紧、前线耗费巨大为由,要求新皇削减军费,召回萧宇与诸葛逸,与游牧部落求和。新皇虽信任萧宇二人,但面对大臣们的联名上书,也不免有些动摇。
萧宇与诸葛逸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们立即上书新皇,详细阐述了当前的战局和破敌计划,强调此时退兵求和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让国家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同时,他们还恳请新皇坚定信心,给予前线足够的支持。
新皇看到奏章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相信萧宇与诸葛逸,驳回了守旧派大臣的请求,并下令全力支持前线战事。
得到新皇的支持后,萧宇与诸葛逸立刻按照计划展开行动。前线的士兵们得知朝廷的支持后,士气大振,更加顽强地抵抗敌军的进攻。而秘密调动的联军也顺利抵达预定位置,对敌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时机成熟,萧宇一声令下,前线部队发起全面反攻,与后方的联军前后夹击。敌军顿时陷入混乱,被打得措手不及。在两面夹攻之下,敌军阵型大乱,四处逃窜。萧宇与诸葛逸乘胜追击,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将敌军赶出了边境。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北方边境暂时恢复了安宁。萧宇与诸葛逸班师回朝,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和新皇的隆重嘉奖。然而,他们知道,游牧部落虽遭重创,但并未彻底覆灭,未来仍有可能卷土重来,国家的国防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回到京城后,萧宇与诸葛逸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国防建设的规划中。他们向新皇提议,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加强防御工事,同时组建一支专门的边防军,常年驻扎边境,进行严格训练,提高应对外敌的能力。
新皇批准了他们的提议,于是长城修筑工程正式启动。萧宇与诸葛逸再次奔波于各地,组织人力物力,监督工程进度。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解决技术难题和物资供应问题。但他们毫不退缩,带领工匠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