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走进去,身后几位老父亲跟着一起牵着牛车马车往里面走,县学很大,一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巨大的院子,院子里面已经三三两两停放了几辆车,看来都是今日来报到的学子。
几人跟着小厮往县学的后院走,这一路走过来,宋四河大致了解县学里的结构,大门口悬挂“县学”匾额,两侧立下马碑,前院拱门上雕有“鲤鱼跃龙门”图案,激励学子进取,
前院里有几间宽敞明亮的学堂,走进中院,四周植松柏以肃静,院子中间立有历代进士题名碑、学规碑,院子里还有射圃,沙包,看来县学也不是死读书,也注重学子身体健康,当然最让宋四河觉得惊喜的是县学里居然有藏书阁,虽然不大,但聊胜于无,藏书阁旁边的房间便是食堂,食堂看起来挺大,几十个人同时进餐都不是问题。
小厮迎着几人来到后院进了一间斋舍笑道:“我们斋舍是三人一间,你们看着选吧!”说完便走出斋舍,宋三牛见斋舍里宽敞明亮,干干净净,环境不错,心里也觉得舒坦。
他们有六人,那也就是三人一间,宋三河不用说,虽说平日里和金元宝勾肩搭背,但要是住肯定是要和小弟住一起的,在家里,爹娘和两个姐姐就已经对他吩咐过了,在外要照顾好小弟,当然这些事情就算他们不说他也知道,小弟还小,他肯定是要帮三叔照顾一下的。
方行礼也留了下来,默不作声的把行李往屋里搬,其他几人也赶紧找相邻的房间,也幸亏他们来的早,旁边的房间还没有人入住,正好方便了他们,以后门靠门多好。
房间里左手边是一张木床,木床很大,可以容纳三人同时睡觉,右手边则是一张长书桌和三个木头板凳,宋三牛直接选了最靠近里侧的位置,把床铺铺了上去,又把准备的书箱和衣箱堆在最里侧,二伯和方父两人也跟着卸牛车,把各家准备的东西都拿下来,给孩子们一一收拾好,原本宽敞的房间很快就被收拾的满满当当,抬眼看去都是各种家当。
等收拾好,已近中午,孩子们下午也要上课不宜多待,几位老父亲只能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离开了。
等大人离开,县学里传来一声铜铃声,然后就听见有人大喊,“吃饭了。”
也不知道县学的食堂要不要自备碗筷,反正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