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以时日,必成王通的得力臂助。

    ……

    在夺回了肤施城后,王通的荡寇将军府,也由高奴城迁来了肤施城。

    接下来,便在肤施城的太守府中开始理政。

    郡内的政务其实也不多。

    主要是人口太少。

    在清除郡内的胡人之后,王通又救出了六万多名汉人俘虏,以及数万有坞堡自保的汉人,加上之前在高奴地区救出的汉人。王通现在治下的汉人百姓总计有23万人。

    就这点人口,还没有后世某个年代在龙华的某家工厂的员工多。

    在管理上没有任何问题。

    连县令、衙役都省了。

    直接全部采用屯田中的……“军屯”模式,也就是军事化管理。平时务农,在休息时间安排军训。

    与此同时,王通又从奴隶青壮中征兵,将总兵力扩充到三万五千人。

    接下来,就是每天抓紧时间练兵,为下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积极而充分的准备。

    ……

    ……

    时近年关,位于关中的长安城中,却没有半点要过年的喜庆之气。

    百姓苦不堪言!

    倒毙的尸体随处可见。街上往来的百姓,也尽皆面有菜色,目光呆滞,行尸走肉,恍若待死之人,

    然而,董卓的府上,却热闹非凡。

    这厮又给自己升官了!

    之前是“相国”,现在是“太师兼相国”。

    相国这个职位,比丞相的官职高很多。这个官职始于春秋时代,本名相邦,后来又改称相国。是“代天子理政”的职位,相当于……摄政王。

    到了战国后期,国君为了集权于自己手中,取消相国而改用丞相。刘邦建立汉朝后,为防丞相一人专权,又分设“左丞相”和右丞相。到了汉景帝时期,又废除丞相而将权力分散给“三公九卿”。

    此前董卓自称相国,便是将所有军政大权抓在一人手中,代替天子理政。

    而现在,又加了个“太师”职位。太师是帝王之师,是朝廷中最高也最尊贵的职位,可以剑履上朝,参拜不名,连皇帝见了他都要对他执弟子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