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粗糙的手掌轻轻抚过红绸布袋上的节气纹,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层晶莹的泪光,感慨万千地说道:“俺小时候也上过私塾,先生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今儿个这些小娃娃,才是把老道理活明白了。”
在老人心中,孩子们帮他捡瓶子这一善良的举动,远比金钱更珍贵。
人群中,有位家长从始至终举着手机,全神贯注地记录着这一切。
镜头缓缓扫过蹲在地上认真整理瓶子的程瑾瑜,这位平日里西装革履、在官场上雷厉风行的大领导,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捡起一个玻璃瓶放进红绸布袋里。
“看见没?”她对着镜头,声音虽轻,却满是感慨,“我突然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该仅是知识与技艺的传授,还应该是品德与善良的践行与传递。”
温婉听到她说的这番话,不禁抬头看她,是河洛宣传部的一名科员,之前帮忙做征兵宣传的时候有接触过,好像是叫……谢晓珍。
温婉笑了,能说出这番话的人,必然是心思纯正的人。
确实如她所言,真正的知行合一,从来不在课本里干巴巴的文字中,而是此刻所有孩子们实实在在弯腰的瞬间,在真诚递出糖块的那一刻。
谢晓珍这段饱含温暖与感动的视频,最先出现在家长群里。
随即身着汉服的妈妈们在转发时,纷纷配上了真挚的文字:“今晚的热搜不该只有华丽耀眼的舞台,更该有这些沾着草叶的裙摆、磨脏的袖口、还有孩子们眼中熠熠生辉的光芒。”
“当传统文化从t台走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从华丽的银冠变成质朴的空瓶,它才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这些话语,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大家纷纷被孩子们的善良和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所打动。
接近晚上十一点,汉服萌娃蹲地捡瓶子这一话题如同一颗闪耀的新星,迅速冲上热搜。
其中,最高赞的评论来自一位身处山区支教的乡村教师。
他在评论中感慨道:“我在山区支教,总是苦口婆心地跟孩子们说‘文化自信是根’,可一直都讲不明白这根究竟在何处。
直到看见视频里的小女孩,穿着汉服,认真地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