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又想到什么,用力捶了下桌子冷声道:
“妈的,差点忘了李士兰也可能是外国人,要是她也是个难缠的土地的事就难办了。”
想到享利身边的华人,他又怒斥说:“他奶奶的,带着外国人回来买我们的土地,以为出去了就能高人一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他老子没教他?”
赵振华手边有一版报纸,映入眼帘的是李士兰的大头照。
他拿起报纸感叹,“这才是我华国的好儿女。那个买了地又消失的李士兰算个什么玩意儿?
背祖忘义的狗东西!”
底下人也纷纷赞扬报纸上的李士兰。
“李同志跟那些崇洋媚外的华人可不一样,她是实实在在做事,救了一厂子的人呢。”
“可不是,听说在这之前上面已经给长平施压要裁员了,一夜之间制衣厂突然入账百万。
李同志的本事当真是让人佩服啊!”
又一个道:“现在全国上下都学长平制衣厂搞什么创新,李同志的创意可救了不少厂子呢!”
“哦,还有别的厂也学习了他们?”赵振华好奇问。
马上有人高兴回答。
“李同志的事迹上了报纸后,不止制衣行业搞创新,别的行业的人也都有样学样,现在各省经济回暖,这事还上了今天的人民日报呢,赵部长你不知道?”
“不知道呢!近来愁上坡村土地的事情,报纸也没时间看。”
手下给他递来报纸,他忙伸手去拿,迫不及待打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