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烟知道他此时定是很生气了。
怎么能不气呢,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她现在在违抗他的旨意。
说不定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给她治罪了。
可她说的没有错啊,她在意的人就是方府这一家子人,哪儿还有别人呢?
“回陛下,民女挂念的就只有舅舅这一家人和外祖母,再无旁人了。”
赵怀瑾堵着的一口气没有因为她这样说而消失。
闺阁女子总是含蓄矜持,自然不会跟他讲她心里还想着哪个男子。
他站起身,转身拿着桌案上的那道明黄布帛的圣旨。
“若是朕不同意呢?”
姜云烟咬着唇,强忍住想哭的冲动,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
她现在没进宫,也没被方萍囚着学那些东西。
她还只是尚未及笄姜家姑娘,还可以为自己争取。
“陛下应当知道,民间嫁娶或者纳良妾,都需双方意合,陛下自登基以来便励精图治,在民间嫁娶上,更是准许女子提出和离,现在民女不愿入宫……”
她话说一半留一半,赵怀瑾自然是懂了。
连纳良妾都要讲究双方意合,他若是强行带走她,不就是强抢民女了么?
这是在说他不同意就是昏君了。
原来这小姑娘还挺能言善辩地,往日安安静静的一个人,这时候大着胆子抗旨不说,还能拐弯抹角反威胁他。
若是别人,此时一个大不敬的罪治下去,脑袋早就搬家了。
赵怀瑾倒是不气,反而是好奇地盯着她看。
如有实质的目光就落在自己头顶上,姜云烟感觉自己快撑不了多久了。
她始终低垂着眼,屋内安静得只听到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良久后,明黄色绣着五爪金龙的布帛停在她面前。
“姜姑娘可要看看这道旨意?”
这道已经拟好的圣旨,即使不看,姜云烟都知道,就是让她进宫的,至于位份,以她的处境,最多就是个贵人。
虽然皇帝登基两年,后宫还空无一人,但是她知道,熙和四年,皇帝会在太后的安排下,择一批贵女进宫。
她垂首敛眸,“民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