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日,老夫人当真给薛丛岚寻了门亲事。

    是这城里一家米铺老板的儿子。

    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日子也是和和美美,薛丛岚嫁过去当正妻,可是比给大户人家做妾好太多。

    虽然那日薛丛岚说给人做妾也可以,但老夫人可不会真那么干。

    她找了个时间,把米铺老板一家子请来府里,让薛丛岚在屏风后面看那位要跟她定亲的人。

    方家在江州城商界的地位很高,能和这样的人家结亲,米铺老板自然是开心的。

    老夫人问了那年轻人学业和现下的事情。

    陈钊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拱手回答:“前两年考了秀才功名,但晚辈自知自己读书上没有天赋,现在已经从书院肄业,在家中给父亲帮忙。”

    老夫人暗中点头,这陈钊是独子,他家米铺一年百来两的进项也是有的。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不是说读书考功名才是最好的出路。

    陈钊已经有秀才功名,大可以许下以后考举人进士的诺言,让老夫人印象更好。

    他却实在地说了心里话,老夫人觉得这孩子实诚。

    她笑着让陈钊坐下,眼睛看了眼屏风后面。

    薛丛岚羞涩地低头,陈嬷嬷看到后,跟老夫人点了下头。

    事情好像就这么定了下来。

    姜云烟听说后,却想起前世那个枉死的小丫鬟。

    不知道那小丫鬟在这辈子薛家被抄后去了哪里。

    但是怎么样,都好过像前世那样,只因为半个馒头就枉死。

    前世姜云烟曾自责过,若是她后来没有再分半个馒头给那小丫鬟。

    小丫鬟就不会被打死……

    ……

    又过了几日,陈钊上门提亲。

    今日过后,薛丛岚就会在这府里待嫁。

    毕竟她议了亲,而且老夫人也有要借此敲打薛丛珊姐弟俩的意思。

    只要不作妖,好好当个人,哪怕不是亲生的,老夫人也愿意给几分体面。

    薛丛珊姐弟俩在薛丛岚定亲的前一天就被送去了庄子上。

    方萍也早被骁骑卫的人带走了,悄无声息。

    甚至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