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完全通直,有点弯曲也是可以的,拿回去用火烤软再用修正的端子修一修就好。
孔林聪拿着一根绑着镰刀的棒子,看着符合要求的就挂上去用镰刀一钩,直接给拉下来,然后捆上。
忙到中午,两人带着一捆树枝回了村里。
杨骏从那一捆树枝里挑出最好的三十根,用斧子弄成同样长度,然后用砂纸给箭杆抛光。
接着,选了一头用刀子削细一些,然后直接插进了箭头尾巴的套筒里。
公社那铁匠给他打造的全是这种套筒式箭头,成本比较低。
这种箭头也就是现在用用,以后要打大家伙的话,最好还是用“挺”式,就是箭头后面带着长长的尾巴,直接插进箭杆里的那种。
不过,到时候估计杨骏已经用枪了。
三十根箭头,没多久就安装完毕。
箭羽的安装也难不住人,虽然杨骏也没安过,不过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从村民家要来的白色鹅毛剪开,然后扎进箭杆尾部,再用细线缠住,涂上木工用的胶水。
也就是在东北,工业化早,胶水特别好找。
要是在内地,估计得去县城才能买到。
午饭还是萝卜豆腐炖鱼。
随着打窝次数的增加,三人这几天的渔获量都保持在两三百斤的样子。
连着吃了几天后,韩霞已经在准备换着花样做鱼了。
只不过,这个 年代油脂少,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做炖的。
午饭后,活动开手脚的三人又来到了村外的空地上。
“给!”杨骏把一根扁担递给了孔林聪,然后教他给弓上弦。
“这弓有点硬啊,你小心点~”
刚说完,杨骏就见着孔林聪把一根他刚刚做好的单体木弓拉了个满圆。
那弓是他找村里的木匠用一根柘木加工出来的美式长弓,带箭台的那种。
在家里房梁上驯了一晚上加一个上午才弄好的。
得挂上去一麻袋的棒子面才能弯曲到这个程度,磅数大概在120磅上下。
这傻大个直接给拉了个满圆?!
“蹦!”一根30毫米粗的柴火棒子飞出20多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