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溪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计划,他梦想着将李家庄打造成为一个衣食无忧的乐园,作为自己在未来十年动荡岁月中的坚实后盾。
仅仅依靠这条河床的土地是远远不够的。再过两三年,大干旱一旦过去,这条河将重新恢复其往日的模样,而李家庄也将失去这块宝贵的土地。
因此,他必须将目光投向那些荒山,充分利用每一寸可用的土地。
无论何时何地,淀粉都是人类和牲畜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大米、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都是淀粉的重要提供者。
然而,大米和小麦的产量有限,且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山地等复杂地形并不适合它们的生长。相比之下,玉米和红薯则更加适应山地的环境。
但这里又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旦开荒种植粮食,村里的粮食就很难再留存下来,这无疑会限制村里其他产业的发展,如鸡鸭猪等养殖业。
为了绕过这个难题,李辰溪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设想了一种不开荒也能在荒山上种植淀粉作物的方案。
红薯虽然是一个选择,但山地的土质较硬,对红薯的生长并不利,产量也会受到限制。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选择,比如山药、木薯、魔芋等。这些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含有一定的毒性,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才能食用。尤其是木薯和魔芋,它们的毒性甚至足以让牛等大型动物中毒。
木薯中含有亚麻仁苦苷这种有毒物质,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通过长时间的浸泡和去皮来去除毒性。而魔芋则更加危险,它的全株都有毒,尤其是块茎部分,绝对不能生吃。在食用前,必须经过磨粉、蒸煮、漂洗等一系列复杂的加工过程来脱毒。
尽管这些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极低,且产量惊人,但它们的毒性也让许多人对它们望而却步。然而,在李辰溪看来,这正是它们的独特之处。
他计划在山里不仅培植蘑菇,还要尝试种植一些木薯等作物。这些作物可以当作是野生的,产量多少并不重要。他采用的是一种放养式的种植方式,收获多少全看天意。
随着河床这边的种植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李辰溪认为现在是时候将注意力转向那些荒山了。在这个困难时期,如果不懂得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