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金黄的麦田边缘,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静静等候着。
微风轻拂,麦浪层层翻涌,散发出阵阵成熟的麦香。
李老师站在孩子们面前,目光柔和而坚定,他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踏入麦田去拾麦穗,而是借此难得的机会,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述着关于收割粮食的古老故事和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他的声音在微风中轻轻飘荡,仿佛带着孩子们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他们能从心底领悟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
在麦田里,大人们正忙碌地挥舞着镰刀,将一捆捆金黄的小麦割倒。随着他们逐渐向远处推进,割下的小麦被村民们搬运到一旁的架子车旁。
这些架子车,皆是用上好的木料精心打造而成。车架两边各安装着一个结实的轮子,两根长长的、笔直的车把延伸出来,中间还系着一根粗壮的攀绳。
拉车的时候,村民们站在车把中间,双手紧紧握住车把,肩膀稳稳地套上攀绳,然后弓着腰,曲着腿,使出浑身的力气向前拉动。若是车上装载的东西比较轻便,村民们也会倒着身子,双手推着车把前行。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这看似简单的架子车,将在乡村的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春耕时节运送肥料,还是收获季节拉运麦子、玉米、棉花,甚至是建造房屋时搬运泥土、砖头,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它成为了农民们生活中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好了,孩子们,现在跟着老师下去拾麦穗吧。记住,大家不要慌乱,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哦。”李老师转过身,微笑着对学生们说道。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他们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竹篮子、筐子等器具,跟在老师身后,井然有序地走进了麦地。
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几十名小学生整齐地一字排开,从地头开始,像执行特殊任务的小战士一样,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他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地面,仔细地寻找着村民收割完小麦后遗落在地上的麦穗,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仿佛那些麦穗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在拾麦穗的过程中,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