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溪对这个孵化成功率还是挺满意的,尽管和二十一世纪的技术相比还有差距。
“辰溪啊,下一批鸡蛋什么时候能送过来?”老支书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如果不是因为村里的事情,他也不会轻易开口。
虽然村里现在基本上不会缺粮,但多一些余粮总归是好事。
经历过一次那么严重的缺粮,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来一次,所以他们得未雨绸缪。
李辰溪想了想,回答道:“过几天,我就把鸡蛋送过来。”
老支书见李辰溪答应了,心中的大石也落了地。
毕竟村里的老支书都开口了,李辰溪也不好拒绝。
而且村里的这些鸡最后还得靠他采购,这也算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李辰溪看到新搭好的鸡舍,便赞叹道:“这么快就把鸡舍都弄好了,而且还挺大的。”
这样一来就能多养活一些鸡了。毕竟鸡不能高密度养殖,不像牛蛙那样,地方不大却能养殖超多。
而且据他所知,为了防止牛蛙感染疾病,经常会使用一些抗生素和一些不知名的药物,这让他对牛蛙养殖有些反感。
此时,李旭才和几个人正把刚刚割好的野草扔到新弄的鸡舍里。
小鸡的数量不少,基本上每天都要补充一次食物,才能保证它们有充足的营养。
毕竟大家都指望着这些小鸡能快快长大,然后换成钱或者粮食。
忙完后,也快到中午了,大家就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呢?
李家庄的村民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相当满意的。能吃饱就行,虽然吃得肯定没有多好,但相比于之前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已经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
老支书邀请道:“中午来我家凑合一顿吧?”
他自己知道,就算家里最好的伙食也比不上李辰溪家里平时的伙食,所以只能算是凑合一顿。
但李辰溪拒绝了:“老支书,下次吧。爷爷已经包好饺子了,只是我不放心小鸡孵化的情况,再过来看一下。”
老支书听后也没有继续邀请,两人便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李辰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