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粮的村民瞬间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与自豪。要知道,能评上一等粮,谈何容易!这背后,是全村人辛勤劳作的成果。
在大伙的认知里,评上一等粮,公社后续大概率会给予表彰。虽说奖励可能不会特别丰厚,但这份集体荣誉,对于村子来说,意义非凡。在那个时代,集体荣誉感就像一面旗帜,凝聚着全村人的力量。有了这份荣誉,大家心里都暖烘烘的,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接着,老支书开始详细公布村里的粮食情况。交完公粮后,村里剩余的粮食数量,每家每户能够分配到的份额,他都一五一十地告知大家。
“今年小麦的收成,虽说称不上大丰收,但跟去年相比,还是有进步的。这还多亏了咱们村里新添置的压水井等设施,帮了大忙。”老支书感慨地说道。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要是村里没有其他产业支撑,仅凭这点粮食,想要撑到下一次收获季节,那可太难了,大家免不了又得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他们是李家庄,有李辰溪在,心里就有底。
只要村里的蔬菜、鸡、蘑菇等副业经营得好,就能有收入。有了钱,通过李辰溪的渠道,粮食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况且,他们在河床那边,还藏着一些储备粮食,这些可是村子的底气,无需上交国家。
村民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整个会场热闹非凡,大家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突然,“啪”的一声,老支书用力拍了下桌子,原本喧闹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老支书接着说道:“接下来,说第二件重要的事儿。公社给咱各村下了任务,要求派人参与修水渠的工作。咱们村得派出二十个人。这二十个人选,大家得好好合计合计,看看谁去比较合适。”
这无疑是今天大会的一个关键议题。去修水渠,没有报酬,唯一的好处是公社会负责伙食。
要是放在往年,大家可能都不太乐意去,毕竟这是实打实的苦力活。但今年情况特殊,很多村子收成欠佳,交完公粮后,村里剩下的粮食少得可怜。
在这种情形下,能去公社吃饭,对不少村子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甚至有些村子,为了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