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买鱼,还是卖鱼的呀?”一个身影悄然靠近李辰溪,同时递过来一根烟,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李辰溪赶忙摆手拒绝,刻意压低了声音,让自己的嗓音听起来有些沙哑:“不抽,谢了。我是来进点好货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警惕地打量着对方。
既然来到渔港说要“进货”,明眼人都能猜到他是想买鱼,而且从他使用“进货”这个词来看,显然需求量不会小。
那人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就像夜空中突然闪烁的星星。他连忙凑上前,热情地说道:“要啥货,要多少?我跟你说,我舅可是这渔港的主任,在这一片儿,就没有我们拿不到的货。”
对于李辰溪藏头藏尾的模样,他似乎早已见怪不怪,在渔港这种地方,各种交易本就复杂多样,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这种情况他见得多了,也就懒得去深究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
“虾、蟹、鱼,我都要。只要货好,多少我都能要。”李辰溪不紧不慢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哟呵,口气不小啊!”那人上下打量着李辰溪,眼中闪过一丝怀疑,“货我们这儿自然有,可你钱票都带够了吗?这年头,想买好货,没足够的钱票可不行。”
李辰溪不慌不忙,指了指身旁放着的麻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我有这个。”
那人满心好奇,忍不住上前打开麻袋。刹那间,一股浓郁的麦香味飘散出来,弥漫在空气中。他情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好家伙,是小麦啊!这可是好东西。
行,用小麦交易也行,不过就这一袋,满打满算也就100斤,可换不了太多海产。”
“谁告诉你我只有这一袋的?”李辰溪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说道。
“嗯?”那人先是一愣,随即又惊又喜,连忙伸出手,一脸郑重地介绍道,“我叫王安,兄弟怎么称呼?不知道兄弟你到底能拿出多少小麦?你尽管放心,只要有小麦,你想要什么海产,我这边都能给你搞到。”在这个粮食稀缺的年代,有了粮食,就等于有了打开各种交易大门的钥匙。
“我叫陈富华。要是谈得拢,五六千斤小麦我还是能拿出来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