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栀拿出一个海碗,把蒜香小龙虾和麻辣小龙虾装进去大半碗递给顾征:“给爹娘送过去些吧,让他们尝尝鲜。”

    顾征接过碗时,指尖触到碗壁传来的温热。他转身往顾家老宅走去。林栀站在院门口,望着顾征远去的背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围裙边。

    七月的晌午,烈日将泥地烤得发白,连树荫下的蚂蚁都爬得有气无力。

    这个时节,最是一年中难熬的时候,一方面是天气酷热难挨,另一方面是这个时候正是农村里青黄不接的时候,

    经过秋冬两季,家里和集体的粮食储备经过长时间消耗,存粮都在逐渐减少,而水稻、玉米这类大作物还没到收获的时节。

    偏偏这时候农活还繁重,水稻进入了快速生长期,对养分需求极大,施肥便成了头等要事。村民们需要挑着沉甸甸的粪桶,将积攒的农家肥或是化肥均匀地撒入田中

    七月雨水又多,暴雨时常不期而至,为防范稻田被淹,还要时刻留意田埂状况。一旦发现田埂有渗漏、垮塌迹象,就得立刻用锄头挖土修补,一锄一锄夯实,确保田埂稳固,守护住稻田里的希望。

    玉米地也是忙碌之处。七月的玉米已长得一人多高,大片的玉米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可这茂盛的植株间,杂草也在疯长,与玉米争夺养分。村民们手持锄头,钻进闷热的玉米地除草。玉米叶边缘如锯齿,划过裸露的皮肤,留下一道道泛红的痕迹,汗水一浸,刺痛难忍。

    就在农活这么繁重的时候,一些存粮较少的家庭,还不得不靠野菜参进稀饭或者杂粮窝窝头里才能熬过去农民永远是最辛苦的,种粮食的却没粮食可吃好不容易靠冬天里养的一点膘也消失殆尽

    这也是林栀不想去城里,一直待在农村的原因。

    她想要办集市,为村里创些收入,不出意外的话还能拉来一些订单,开办分厂之类的让农民的日子也好起来。

    顾征端着碗,快步朝老顾家走去。他脚程快,没一会就到了,顾家的院子里静悄悄的。顾征刚跨进门槛,就见他娘端着碗从灶屋出来。顾母看见儿子手里的海碗,脚步一顿:“你这孩子又端了什么过来?”

    "河里抓的螯虾,林栀让端来给您和爹尝尝鲜。"顾征把碗放在堂屋桌上,瞥见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