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后。

    长安。

    唐太宗夜游地府,还阳后,修建了“敕建相国寺”。

    又发榜昭告天下,集天下高僧于长安,到化生寺开坛做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大会,超度冤魂。

    洪州,金山寺。

    “今日为师要选几个弟子去长安,唐皇要召一千二百个高僧,在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

    法明长老看了一圈弟子,问道:“你们谁想去啊?”

    玄奘站了出来,“弟子愿去。”

    众僧见状,是金山寺的门面。

    和尚们齐齐点头,非常满意。

    法明长老又问:“还有谁要去吗?”

    去长安可能会见到陛下,如果没有真学实才,他们心里发虚。

    众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

    “没有人了吗?那就…”

    “我也去!”

    一道女声打断了法明长老的话。

    大家不用看就知道是谁,纷纷露出牙疼的表情。

    有个和尚站了出来,说:“陛下选的是高僧!你怎么去得!”

    秦墨喝了口汤,慢慢悠悠地说:“我怎么就去不得。”

    那和尚反问:“你连经文都读不通顺,去长安给我们金山寺丢脸吗?”

    “况且…”

    他盯着秦墨手里的那碗汤,表情不言而喻。

    当即有几个和尚十分应景地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秦墨挑眉,又当着众和尚的面喝了口鸭汤,看到那和尚鼻子都要气歪了。

    这才得意道:“看啥看,不过是碗鸭子的洗澡水,只加了些葱姜蒜盐罢了,不用阿弥陀佛了。”

    那和尚气得七窍生烟,道:“你净会诡辩!你…”

    法明长老打断了他的话,“方才问你们,你们都不吭声。现在三葬要去,那就让她和玄奘去!你们都下去吧。”

    “长老!”

    法明长老闭目,摆摆手,“下去吧。”

    等和尚们退下,法明长老对两个徒儿说:“你们收拾好行李,现在就出发吧。”

    两人拜别法明长老。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