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歇了一段时间,身子养得差不多,待着也是有些闷得慌,再则,我听说花婆婆你来了,有点事找你。”
一听这话,花媒婆眼睛都亮了,她是媒婆,专门帮人说亲的,人家找她还能为什么事,必然是找她说亲呗。
顿时喜笑颜开道:“你是想找我说亲的吧,就不知是帮家里谁说亲呢?”
宋秋花神色一顿,道:“不是为谁说亲,是花婆婆你人面广,有些事情想托你打听一下。”
不为说亲啊,花媒婆的笑脸顿时便收了起来,道:“你有什么要打听的,就直说吧,我知道的就跟你讲一讲,若是我也不知道,那就没办法了。”
她这人虽然嘴碎了些,但向来与人为善,即便是现在不找她说亲,以后也会找她的,总归跟人交好是没错了。
“是这样,我想托花婆婆帮我打听一下,哪儿有教孩子识字的先生。”
“你说这个啊,我还真知道,离着你们村不远的桃花村,就有个秀才办了学堂,每年交些束脩,就可以去学识字了,听说若是学得好的,还能考功名,人家是秀才先生,那学问也是没得说。”
说完,就有些狐疑的看向宋秋花,道:“我记得你就一个女儿吧,这是帮谁打听呢,我跟你说,去学堂上学,虽说一年的束脩也就几两银子,但笔墨纸砚,还有买书本什么的,花费也是不小,你是要为娘家侄子打听的吗?”
乡下人家的孩子,能进学堂的可不多,只有家境殷实,才供得起一个读书郎。
听到这里,宋秋花也有些尴尬了,她与娘家嫂子关系又不好,怎么可能帮他打听学堂的事,而且她现在也不是在打听学堂,只是想找个能识字的先生,心知花媒婆是误会了,但一时又有些不好解释。
“不是打听学堂,是想问问能识字的先生,能教人识得几个字就行,并不是为考功名。”明香只是个女孩子,进不了学堂读书,而且,这孩子也只是想学得几个字罢了。
“不为考功名,就为识得几个字啊,那也得有正经的先生教才行啊,其实很多人读书,也不为考功名,图的是能做个账房先生什么的,总归,读过书的人,是比一般人更好找活干。”
宋秋花一时有点无奈,这话要是不说清楚,花媒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