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了个男孩,陈家生了个女孩,他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人长大后到了议亲的年纪,陈家嫌弃陈家穷困,不肯将女儿嫁给朱家,朱公子感到与陈小姐婚姻无望,心灰意冷,负气出走,出家当了和尚,剃度修行,成了戒僧,取法号“志远”,意欲绝此红尘。
陈家攀上城里的富户,要把陈小姐嫁到城里,可陈小姐死活不同意,脱去红装,剪去长发,洗尽铅华,离家出走。在莲塘街北头的山坡上搭个草庵,削发为尼,念经拜佛,了此一生。
志远和尚云游至此,远远看到莲塘街头的庵堂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尼,仔细一看原来是陈小姐,心中顿感苦涩。为了不让陈小姐在小草庵中坐禅、苦熬一生吧。志远和尚便四海奔波、四处化缘、筹措佛资。他倾尽所有,在小草庵不远处择地建庵,取名“水月庵”,”杜鹃娓娓道来
“哈哈——爱她就为她建一座庵堂,”阿蘅捧腹大笑,
杜鹃和阿瑶都被这遗憾的爱情感到惋惜,看见阿蘅笑得如此开心,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哪里好笑。
杜鹃以为四小姐在取笑她,嗔道:“四小姐,我讲得真的如此好笑。”
阿蘅见她微微愠怒,解释道:“那陈小姐太懦弱了,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就应该跟志远和尚私奔,也好过相爱的二人伴着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羞羞——四小姐怎么张口闭口与男人私奔,”杜鹃撇嘴偷笑
“世俗礼法哪里容得下什么情爱,”阿瑶轻叹了一口气。
“杜鹃,你还没有说水月庵怎么个灵验法呢?”阿蘅才不想管那和尚尼姑的情爱,只想知道有没有办法回去现代。
杜鹃换了一个姿势说道:“我也是听坊间的传说,有一位十年不孕的许夫人,在水月庵中斋戒祷告几日,不出半月就发现有孕,婆家十分高兴,
有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在赶考的路上经过水月庵,见庵中的女尼被路边的泼皮欺负,出手相救被打个半死,在庵中休养了一段时间,那年他就考中了秀才。
还有那长满麻子的妇人,说是喝了庵中的泉水,出来的时候竟然变成了肤白貌美的女子
”
待杜鹃要继续神叨鬼论,阿瑶打断她说道:“这些都不过是传言,不可尽信,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