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快穿大明:我成了当朝宰相 > 第44章(1/2)
    这事必须严肃处理!

    幸亏他偶然发现了空白文书,若是没发现的话,那后果想都不敢想了。

    大明到底还窝藏着多少官员。

    “父皇且慢。”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既无规定,则无罪可言。”

    “此事关系重大,关乎数万官员,怎可一概而论,使得人人自危!”

    朱标急忙站出来说道。

    空印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官员是一心一意贪污的,尚未可知。

    再说,这本来就是制度的缺陷,不能说有一部分人贪污,就将所有的主印官员都斩首,将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

    多少有点过分了。

    这一棒子下去,大明有多少官职是空缺的,需要重新补人。

    要惩处,那也是先规定不能如此,然后再发现贪污之事后,再行处理。

    “若无贪污之心,又无贪污之实,何来的人人自危?”

    “既然自危,那就说明屁股上有屎擦不干净。”

    “咱绝不姑息这些欺君罔上,贪污腐败的行径!”

    朱元璋,冷声道。

    空印案的背后,不知道多少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趁着这个机会,全部清算一遍。

    有道是天高皇帝远,他倒是要看看,这皇帝还远不远,那些人还不敢不敢作奸犯科。

    毫无疑问,以空印文书的贪污的官员,其他方面亦是会大肆贪污,不斩留着继续荼毒百姓吗?

    “父皇明鉴!”

    “父皇欲治罪这些空印的官员,是唯恐奸吏得到空印纸,弄虚作假危害老百姓,但这是不可能的。”

    “其一,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

    “其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

    “其三,国家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