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结果,却纷纷踏入了贪污腐败的行列中。
“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朱元璋,抬眸问道。
这次的事情,让他深深感到束手无策。
“启禀陛下,理当逐步废除宝钞,恢复银两作为主要货币!”
“以朱十一制定的国策,来……”
户部尚书当即开口道。
眼看着朱元璋不再像之前那样乾纲独断,有了那么一丝迟疑。
当即决定趁热打铁,必须要为朱十一正名,若能迎回朱十一,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不可!”
“废除宝钞等于承认朝廷政策的失败,会严重损害皇帝的威信!”
“此事万万不可!”
礼部尚书还没等户部尚书说完,当即站了出来,直接打断。。
别的不说,他还是坚定的站在朱元璋这边的,朱十一有些国策,在他看来,那就是有违礼制。
虽说朱十一在位的时候大家福利好,可并不代表每位儒生要买账。
尤其是百家争鸣,将儒生的地位一贬再贬,儒生官员们可不会轻易饶了朱十一。
“我大明岂能朝令夕改,陛下国策无错,这分明是别有用心之人鼓动百姓。”
礼部又一位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启用朱十一,我大明朝廷岂能与民争利!”
“凡朱十一制定的国策,哪条不是和我大明百姓争利!”
“百姓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焉能如此?”
国子监,一位大儒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陛下明鉴,朱十一就是典型的“聚财于国”政策。他坚信,只有国库充盈,国家才能面对战争、灾荒等突发事件。
倘若,家家有余粮,就算遇上灾年,也能熬过去。不能老盯着老百姓的碗,抢了碗里的饭,谁还替国家干活?”
“陛下,若重启朱十一国策,老臣今日就撞死在这大殿上!”
又一位老儒颤抖着声音,开口道。
言辞格外认真,看样子,他是真的要撞死了!
“陛下,唯有少收税、少花钱让百姓喘口气,朱十一大手大脚的财政政策容易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