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苦口婆心的说道。
今日各大奏本上奉天殿,他越发觉得叔父的话说的对。
官员俸禄低,吃不饱,饿肚子,哪里来的心思执政!
“放屁,朱十一的屁话,你全听进去了。”
“什么准备金不准备金的!”
“咱让大家伙用宝钞,不就是铜钱开采量不足的缘故吗?”
“大家都用,不就好了吗?为何要贪恋那一些金银之物。”
朱元璋登时火冒三丈,怒道。
他就实在想不通这个准备金有啥用,收拢起来,放在国库,这就好了?
有啥用?
拿着还累的慌,用纸币多轻松。
大不了物价上涨,就多印点,多发点不就好了。
物价再涨还能有他印的快吗?
“还有……”
朱元璋气的手指指着朱标,连连颤抖着。
“什么有钱能使鬼推磨!”
“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简直就是粗鄙之言。”
“难道咱大明官员当官都是为了钱?”
“凭什么咱大明官员不能是两袖清风的官员?”
“身为官员,岂能贪恋钱财,枉顾百姓。”
“咱的官员,已经免除了徭役,赋税,还要增加俸禄,这让全天下的百姓如何看咱?”
“把税收上来,再发下去,中间让贪官污吏贪污一笔这就对了?”
“为何不直接放在百姓手里呢?”
“标儿啊,百姓才是大明的国本啊!”
朱元璋,恨不得将自己的心挖出来给朱标看看。
怎么就看不懂他的政策呢?
他教育了那么久,朱标一句话听不进去,反观朱十一随口的几句屁话,被朱标奉为真理。
“父皇,叔父都说了一万遍了,经济要流通,流通起来的才叫经济!”
“问题是现在百姓的生活还不如叔父担任左相的时候好啊!”
“两年了,已经两年多了!”
朱标听得属实无语。
父皇怎么就抱着个百姓不放,咋说都说不明白。
这很难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