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增添军费开支?浪费民脂民膏!”
“再者,一有士兵逃亡,就增添军费,这叫什么事情。”
“久而久之,必定造成大量的士兵逃亡,以此来借机索取巨额军费,断不可行!”
“至于,屯军之地,遇到灾年,可酌情减免,边疆新归降的士兵,更是由卫所安置,会发放一些荒田以供其开垦!”
“虽说开垦田地会有些累,但朝廷依旧是会发放月俸,何以会衣不蔽体?”
朱元璋,怒道。
这也算理由?
他规定的每个军户家庭出一个男丁去当兵,称为“正军”,其余男丁叫“军余”。
正军赴卫所,至少要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其生活,由于军户负担沉重,故多给有田地,且正军免全部差役,而在营馀丁及原籍下的一丁亦可免差役,以保障其生活并供给正军之生活。
他还贴心的规定,正军服役于卫所,必须带妻同行,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每一军人有房屋、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粮!
朝廷会给军户分配土地,并免除正军和随军军余的差役,士兵的口粮是由屯田的士兵耕种,收获之后上交朝廷,再由朝廷按月分配。
一些苦寒的地方,老朱也会适当减免,将富饶的地方收上来的余粮,分发下去,以此来平衡各地屯军的收入。
这凭什么会衣不蔽体?钱都哪去了?
“这……”
面对老朱的怒火,群臣当即将求救般的目光落在了太子朱标的身上。
接下来的话,他们可不敢随便说了。
这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借给他们胆子,他们也不敢实话实说。
“启禀父皇,昔日叔父朱十一的养兵之策,乃是以发放高额月俸为主,足可以使一名军士养活一家老小。”
“而自从罢黜叔父之后,朝廷便规定马军每月两石,步军总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士兵一石。”
“这些粮食,甚至连一名军士都是养不起,更不要说养活一家老小了!”
“将士们自己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力气屯田,更不要说安安心心为我朝廷出力了!”
“父皇明鉴,军户之所以逃亡,实在是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