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急忙禀报道。
妈的,老朱杀人是痛快,呼呼杀,他杀爽了,可是苦了吏部的官员们了。
候补官员是个大问题。
身为朝廷命官,那是有地位没尊严,有面子没里子,仕途之路既艰难又危险重重!
一旦成为了官员,那一年只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朱元璋的生日,一睁眼就满满的政务要忙,直到忙到夜半三更。
至于那点可怜的俸禄,更不用说了。
只能提着脑袋去贪污点了。
可又是有无孔不入的锦衣卫,让官员们处在朝不保夕随时丢命的状态!
官吏贪污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且草人就挂在每个县衙内。
一位新来的官员在公堂上办公,县衙里就挂着好几个前任官员的干尸在眼前晃荡,就这场景,谁有心思当官!
根本没人稀罕,都想逃离。
加上朱十一案,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以及平日间的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案件。
官职简直空缺的要命,吏部的官员都快嘴皮子磨秃噜了,也没有人愿意入仕。
至于考功名?还考个求。
文人们看着这架势,只要脑子正常的,哪还想着什么平步青云做官为民。都是把默默无闻,不被皇帝征辟当成福气。
这情况,吏部如何选拔人员?
至于那部分拟定的名单,还是定国公府派人送来的。
当然吏部尚书,也不敢全盘上报,需要按批次来,从各种方面塞进去!
和各方面的选拔上来的官员,融合在一起,真真假假。
“放肆,岂有此理。”
“传咱旨意,凡是拒绝入朝为官者,籍没全家,将其斩首示众!”
朱元璋,闻言勃然大怒。
竟然还敢拒绝入朝为官,这还了得。
不愿意来,那就去死吧!
“是陛下!”
满朝文武,齐齐身子一怔。
“诸位爱卿,你们推举出来的人才呢?”
“可想好了?”
朱元璋接着问道。
当初朱十一在位的时候,采用的科